• [  ān zuò  ]
  • ㄢ ㄗㄨㄛˋ
  • PV WWF

安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安稳地坐着。谓不劳神费力。

⒉  古时坐的一种姿势。

引证解释

⒈  安稳地坐着。谓不劳神费力。

《庄子·说剑》:“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
唐 韩愈 《讲学解》:“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宋 朱熹 《答黄直卿书》:“其势駸駸,恐未容饱食而安坐也。”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公公只管安坐前厅静听消息。”
戴望舒 《秋》诗:“我是微笑着,安坐在我的窗前。”

⒉  古时坐的一种姿势。

清 凤韶 《凤氏经说·四牡》:“古者之坐皆跪。安坐,坐而著于蹠也。危坐,坐而直其身也。”
清 恽敬 《困说》:“古者危坐任膝,安坐任足,夷坐任臀。”

国语辞典

⒈  安稳的静坐,不必费神劳力。

《庄子·说剑》:「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三国演义·第四回》:「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安坐(an zuo)同音词

  • 1、暗做[àn zuò ]

    1.暗中进行。

  • 2、鞍座[ān zuò ]

    1.鞍子。用以乘坐﹐故称。 2.自行车上供人骑座的部件。

  • 3、案坐[àn zuò ]

    1.犹查办。

安坐词语接龙

  • 1、1.旧时北京﹑天津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 2、1.清代常朝之日,群臣各就班列侍朝,谓之"坐班"。 2.按照规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指办公室等)工作。
  • 3、1.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的称为坐办,略次于总办和会办。
  • 4、1.见"坐以待毙"。
  • 5、1.下肢麻痹症。
  • 6、1.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
  • 7、能确定平面上或空间中一点位置的有次序的一个或一组数。例如,要确定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就用经度和纬度两个数,这两个数共同组成这个轮船所在位置的坐标。
  • 8、1.见"坐部伎"。
  • 9、簿1.留底备查的帐簿。
  • 10、1.宋代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谓之坐仓。始行于嘉佑初,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初为对军人的优惠,后成克减月粮的手段。
  • 11、1.客舱。船或飞机中载人的部分。
  • 12、1.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
  • 13、1.妇女临产;分娩。 2.谓伏于草莽,伺机抢劫。
  • 14、1.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
  • 15、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 16、1.一种接生方法。
  • 17、1.供人坐的地方。
  • 18、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坐着说唱。弹词、琴书一类曲艺,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员自弹(奏)乐器自唱。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坐着说讲,也属坐唱范畴。
  • 19、1.君主临朝听政。
  • 20、1.乘车。 2.古代供人乘坐的一种小车。 3.客车。对"货车"而言。
  • 21、1.临阵;参战。陈,同"阵"。 2.驻扎时所布之阵。 3.守卫阵地。
  • 22、1.谓审定讼词。
  • 23、1.只消费,不生产。 2.犹坐享。
  • 24、1.谓虽无举动而杂念不息。 2.向往;神往。 3.谓安坐而行教化。《淮南子.览冥训》:"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沈,昼冥宵明。"高诱注:"言坐行神化,疾于驰传,沈浮冥明,与道合也。"后以指安坐而治。

安坐的相关查询

安坐的意思解释、安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