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ǒ qí  ]
  • ㄏㄨㄛˇ ㄐ一ˋ
  • OOO YJJ

火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火齐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a decoction cur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引证解释

⒈  火候。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孔颖达 疏:“‘火齐必得’者,谓炊米和酒之时,用火齐,生熟必得中也。”
《荀子·强国》:“工冶巧,火齐得。”
杨倞 注:“‘火齐得’,谓生熟齐和得宜。”
章炳麟 《訄书·地治》:“以式法授酒材,而得火齐者,其始不过数人。”

⒉  即火齐汤。参见“火齐汤”。

《韩非子·喻老》:“﹝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⒊  即火齐珠。参见“火齐珠”。

《文选·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
李善 注:“火齐,玫瑰珠也。”
《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燿。别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蝀凌朝霞。”

国语辞典

⒈  清火的药剂。

《韩非子·喻老》:「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⒉  烹煮时所需的时间及火力。

《礼记·月令》:「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⒊  一种宝石。

《梁书·卷五四·诸夷传·海南诸国传》:「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别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⒋  琉璃的别名。参见「琉璃」条。

火齐(huo qi)同音词

  • 1、伙器[huǒ qì ]

    1.即火器。旧时指枪炮等武器。

  • 2、火漆[huǒ qī ]

    用松脂和石蜡加颜料制成的物质,稍加热就熔化,并有黏性,用来封瓶口、信件等。也叫封蜡。

  • 3、火旗[huǒ qí ]

    1.见"火旗"。

  • 4、火气[huǒ qì ]

    ①怒气;暴躁的脾气:压不住心头的~。 ②指人体中的热量:年轻人~足,不怕冷。 ③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 5、火器[huǒ qì ]

    利用炸药等的爆炸或燃烧性能起破坏作用的武器,如枪、炮、火箭筒、手榴弹等。

  • 6、活期[huó qī ]

    存户随时可以提取的:~储蓄 ㄧ这笔存款是~的。

  • 7、活棋[huó qí ]

    1.围棋中指至少有两个真眼的一片棋。2.比喻使事情顺利的某一环节。

  • 8、活气[huó qì ]

    生气;活力:这里荒无人烟,没有一点~ㄧ车水的车水,插秧的插秧,田里充满了一片~。

  • 9、活契[huó qì ]

    出卖房地产时所立的契约,上面规定房地产可以赎回的,叫活契。

  • 10、货器[huò qì ]

    1.财物。

火齐词语接龙

  • 1、1.并列。
  • 2、1.整齐的贝壳。
  • 3、齐全:货色齐备|一应齐备。
  • 4、1.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 5、1.并驾。
  • 6、1.同声歌唱。 2.现为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一旋律同时演唱。
  • 7、1.斋戒时所用之车。
  • 8、齿1.并列。 2.见"齐齿呼"。
  • 9、1.整齐美观。 2.齐备;齐全。
  • 10、1.犹齐竽。
  • 11、1.斋戒祭祀。
  • 12、1.犹齐衰。
  • 13、1.袜肚。即兜肚。
  • 14、1.刀币的一种。战国时齐国的钱币,状如刀形。按币面文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等,其中第一字均为"齐"字,指齐城,即齐首都临淄,故名。
  • 15、1.谓与某人的德行齐等。
  • 16、1.平等;同等。
  • 17、1.指齐东野人。
  • 18、1.战国时齐之赘婿淳于髠,以诙谐着称。后以借指善于谐谑的人。
  • 19、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后因以"齐紫"比喻上行下效。
  • 20、1.见"齐踪"。
  • 21、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旋律。
  • 22、1.犹并驾。谓前进的速度相同。
  • 23、1.尚同。谓务求同一。
  • 24、1.斋戒时静居之所。

火齐的相关查询

火齐的意思解释、火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