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jūn  ]
  • ㄈㄨˊ ㄩㄣˊ
  • IEB TFQU

浮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玉的彩色。

引证解释

⒈  玉的彩色。

《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 汉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有浮筠之簳,叶青茎紫,子大如珠,有青鸞集其上。”
唐 元稹 《出门行》:“求之果如言,剖出浮筠腻,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亦以指竹。 唐 陆龟蒙 《双吹管》诗:“长短截浮筠,参差作飞凤。”

浮筠(fu jun)同音词

  • 1、伏军[fú jūn ]

    1.埋伏的军队。

  • 2、府君[fǔ jūn ]

    ①汉代称“太守”: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②汉魏后对人的尊称: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③唐以后子孙对先世的敬称:府君,我曾大父城武公兄弟行也。 ④对神的敬称:泰山府君。

  • 3、覆军[fù jūn ]

    1.覆灭全军。

  • 4、夫君[fū jūn ]

    1.《文选<九歌.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刘良注:"夫君谓灵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君王。 2.称友人。 3.妻子称丈夫。

  • 5、副君[fù jūn ]

    1.太子。

  • 6、傅君[fù jūn ]

    1.对太傅的尊称。

  • 7、抚军[fǔ jūn ]

    1.谓太子从君出征。 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 8、辅郡[fǔ jùn ]

    1.即畿辅。

浮筠词语接龙

  • 1、1.竹丛中的庙庵。
  • 2、1.竹窗。
  • 3、1.竹床。
  • 4、1.竹席。
  • 5、1.竹筐。
  • 6、1.竹节上附着的白粉。
  • 7、1.竹林中的风。
  • 8、1.竹管。亦用以指笔管﹑毛笔。
  • 9、1.丛竹。
  • 10、1.箭竹。喻坚贞。
  • 11、1.竹篮。
  • 12、1.竹丛中的回廊。
  • 13、1.竹帘。
  • 14、1.罩在火炉上的竹笼。 2.竹篮之类盛器。 3.指箱箧之类盛器。 4.鸟笼。
  • 15、1.竹壳的手炉。
  • 16、1.竹梯。
  • 17、1.亦作"筠筩"。 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 3.指取鱼器。
  • 18、1.见"筠筒"。
  • 19、1.竹丛中的水流。
  • 20、1.竹席。
  • 21、1.像竹那样正直的心。
  • 22、1.斑竹。
  • 23、垫格1.谜格的一种。谜底各字均为上下结构﹐须将其上下分拆后扣合谜面。如"掌握昼夜循环规律(猜《水浒传》诨名一)"﹐谜底为"智多星"﹐拆字后读成"知日夕﹑夕日生"切题。
  • 24、梢格1.谜格的一种。将谜底字分作左右两个字读﹐如"众口一词(猜邮电用物一)"﹐谜底为"信筒"﹐读成"人言个个同"切题。

浮筠的相关查询

浮筠的意思解释、浮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