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 ɡōnɡ  ]
  • ㄌ一ˊ ㄍㄨㄥ
  • YRB PK

离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summer or winter palace; temporary imperial head-quarters away from the capital;

引证解释

⒈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曾春出游离宫。”
《汉书·贾山传》:“秦 非徒如此也,起 咸阳 而西至 雍,离宫三百,鐘鼓帷帐,不移而具。”
颜师古 注:“凡言离宫者,皆谓於别处置之,非常所居也。”
唐 温庭筠 《华清宫和杜舍人》:“五十年天子,离宫旧粉墙。”
明 孙柚 《琴心记·赉金买赋》:“何地承君愁,望离宫只自吁。”

⒉  指太子居住的宫室。

《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离宫收杞梓,华屋富徐陈。”
张铣 注:“离宫华屋皆太子宫舘也。”

⒊  指南天,南方。参见“离南”。

五代 齐己 《苦热行》:“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
《西游记》第三五回:“那魔……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搧将下来。”

⒋  借指火红色。

五代 齐己 《石竹花》诗:“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蘚自稟离宫色。”

⒌  星名。

《晋书·天文志》:“离宫六星。”
唐 杨炯 《浑天赋》:“华盖巖巖,俯临於帝座;离宫奕奕,旁絶於天津。”
《宋史·天文志三》:“离宫六星,两两相对为一坐,夹附室宿上星,天子之别宫也。”

国语辞典

⒈  古代帝王出巡时的行宫。

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元·萨都剌〈百字令·石头城上〉:「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⒉  星名。有六星,两两相对。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离宫六星,天子之别宫,主隐藏休息之所。」

离宫(li gong)同音词

  • 1、力攻[lì ɡōnɡ ]

    1.以武力攻伐。 2.极力指摘﹑驳斥。

  • 2、理工[lǐ ɡōnɡ ]

    1.理科和工科的并称。

  • 3、理功[lǐ ɡōnɡ ]

    1.治理之功绩。

  • 4、黎弓[lí ɡōnɡ ]

    1.黎人所用的弓。

  • 5、立功[lì ɡōnɡ ]

    建立功绩:~受奖ㄧ一人~,全家光荣 ㄧ在救灾中他可立了大功。

  • 6、骊宫[lí ɡōnɡ ]

    1.指华清宫。因其建在骊山之上,故称。

  • 7、例贡[lì ɡònɡ ]

    1.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2.按规定旧例进贡。

离宫词语接龙

  • 1、1.帝王宫苑中的池沼。
  • 2、1.一种平纹的绸子。
  • 3、1.帝王宫中的厨房。借指宫人所用之膳食。
  • 4、1.供帝王享用的物资储备。 2.皇太子。
  • 5、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 6、1.官名。宫观使。
  • 7、八角或六角形的灯,每面糊绢或镶玻璃,并画有彩色图画,下面悬挂流苏。原为宫廷使用,因此得名。
  • 8、1.指宫中。
  • 9、1.宫漏的水滴。借以表示时间。
  • 10、1.宫中用的花形金质首饰。借指宫女。
  • 11、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 12、1.制作精美的竹席。
  • 13、1.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
  • 14、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元代杂剧,一般只用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这是后世所谓九宫。
  • 15、1.保卫王宫的兵士。
  • 16、1.即天枢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 17、1.太子詹事的别称。
  • 18、宫女。
  • 19、1.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 20、1.犹皇恩。
  • 21、1.即宫刑。
  • 22、1.帝王宫中的法规。
  • 23、1.指太子的官署。古代称太子的住所为青宫或东宫,太子的官属为春坊。 2.指太子。 3.指宫廷作坊,专门生产供应宫廷使用的各种物品,其中也有专管织造的作坊。
  • 24、1.宫廷房舍。 2.借指后妃。

离宫的相关查询

离宫的意思解释、离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