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o zhōu  ]
  • ㄉㄠˋ ㄓㄡ
  • UT YTYH

道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唐诗人元结。其晩年曾任道州刺史,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 唐 诗人 元结。其晚年曾任 道州 刺史,故称。

明 何良俊 《语林·伤逝》:“元鲁山 亡,族弟 道州 哭之至慟。”

道州(dao zhou)同音词

  • 1、道周[dào zhōu ]

    1.路旁。 2.以某种道理普遍地教化之。

  • 2、刀州[dāo zhōu ]

    1.《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后因以刀州为益州的别称。

道州词语接龙

  • 1、1.犹州土,疆土。 2.谓州邑与封国。
  • 2、1. 被选做(如由立法或该州学校的儿童)一个州的花徽的一种开花植物。
  • 3、1.指刺史。
  • 4、1.聚集。
  • 5、1.州和郡的合称。亦泛指地方上。 2.指州郡的长官。
  • 6、1.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 2.指同乡的人。
  • 7、1.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 2.泛指乡里。
  • 8、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2.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 9、1.州里,乡里。
  • 10、1.州民。 2.指渔人。
  • 11、1.雇佣以供州中使令的差役。费用由民户承担。
  • 12、1.犹州官。
  • 13、1.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
  • 14、1.绕城之道。
  • 15、1.指乡邑。 2.一州所辖的地域。
  • 16、1.州与县的合称。 2.指州县官。
  • 17、1.泛指乡里。
  • 18、1.州闾,乡里。
  • 19、1.州署,州衙。
  • 20、1.州学,州校。
  • 21、1.州中设立的学校。
  • 22、1.按州划分的区域。 2.指州辖的地域。
  • 23、1.南宋时州的刑狱官。
  • 24、1.指州刺史。

道州的相关查询

道州的意思解释、道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