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ū shì  ]
  • ㄐㄨ ㄕˋ
  • AFQY RRYF

鞫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军旅的誓言。鞫,通“鞠”。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旅的誓言。鞫,通“鞠”。参见“鞠旅”。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是以閭陌之拙诗,军旅之鞫誓,或词鄙喻陋,简不盈十,犹见撰録。”

鞫誓(ju shi)同音词

  • 1、疽食[jū shí ]

    1.疮毒侵蚀肌肉。比喻祸患蔓延。

  • 2、掬示[jū shì ]

    1.捧出来示众,昭示。

  • 3、居士[jū shì ]

    不出家的信佛的人。

  • 4、居势[jū shì ]

    1.处于有权势的地位。 2.指所处的情势。

  • 5、居室[jū shì ]

    居住的房间:这套房有三~,还有一个过厅。

  • 6、鞠视[jū shì ]

    1.抚养照顾。

  • 7、鞠室[jū shì ]

    1.古代蹴鞠的区域﹑场所。

  • 8、鞫实[jū shí ]

    1.审讯核实。

  • 9、局势[jú shì ]

    (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平稳 ㄧ~越来越严重。

  • 10、沮湿[jǔ shī ]

    1.低洼潮湿。

鞫誓词语接龙

  • 1、1.立誓以之为惩戒。
  • 2、1.亦作"誓辞"。 2.誓言。 3.古代约束告戒将士的言辞。
  • 3、1.见"誓词"。
  • 4、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 5、1.见"誓天断髪"。
  • 6、1.誓和诰的并称。《尚书》中誓有《甘誓》﹑《泰誓》﹐诰有《汤诰》﹑《召诰》等。
  • 7、1.《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诅。"后以"誓骨"指订立盟约﹐表示决心。
  • 8、1.犹言刻骨铭心。语本《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张铣注﹕"铭镂肌骨而不忘。"
  • 9、1.《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
  • 10、1.对着剑发誓。 2.上方宝剑。
  • 11、1.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 12、1.约束训戒。 2.约束训戒的言辞。
  • 13、1.誓命和禁令。
  • 14、1.誓约和命令。
  • 15、1.誓师。
  • 16、1.立誓订盟。
  • 17、1.约束﹑告戒吏民。
  • 18、1.约束警戒之辞。 2.誓志效命。 3.誓和命。《尚书》文体名。
  • 19、1.《书》有《牧誓》篇﹐言周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后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
  • 20、1.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
  • 21、1.即誓剑。
  • 22、1.誓众于社。谓田猎祭社之前教习战阵之法。
  • 23、1.即誓社。
  • 24、1.《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2.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鞫誓的相关查询

鞫誓的意思解释、鞫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