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ě qiáo  ]
  • ㄊ一ㄝˇ ㄑ一ㄠˊ
  • QTG STD

铁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

⒉  指广东省增城县东罗浮山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

⒊  地名。在云南省中甸县境。唐置铁桥,跨金沙江,以通吐蕃。吐蕃于此置铁桥城,为吐蕃十六城之一。

引证解释

⒈  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

⒉  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 罗浮山 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参阅 明 陈琏 《罗浮山志·洞天福地》。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 铁桥 通海入无尘。”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
自注:“山有 铁桥、石柱,人罕至者。”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铁桥 石柱 我未到, 黄湾 胥口 先句留。”

⒊  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 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以通 吐蕃。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

《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十年﹞ 南詔 异牟寻 攻收 吐蕃 铁桥 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国语辞典

⒈  用钢铁等材质所建造的桥。

铁桥(tie qiao)同音词

  • 1、铁锹[tiě qiāo ]

    1.一种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的适于用脚踩入地中翻土的构形工具。2.由宽铲斗或中间略凹的铲身装上平柄组成的手用工具,用手挖或抛掷物料(如土、煤、谷物)。

  • 2、贴巧[tiē qiǎo ]

    1.谓以桑叶巧盖蚕身,验其食否而决定其是否将登簇。

铁桥词语接龙

  • 1、1.谓事物的突变和盛衰转化。
  • 2、1.守桥的兵丁。
  • 3、1.即桥孔。桥梁下面的孔洞。
  • 4、1.桥身,桥孔。
  • 5、1.桥梁下面支承桥身的墩子,多用石头或钢筋混凝土做成。
  • 6、1.栈道,阁道。
  • 7、1.犹高筑。桥,通"乔"。
  • 8、1.桥梁和涵洞的并称。
  • 9、1.由多只船舶组成的浮桥。
  • 10、1.桥梁。
  • 11、1.犹虹桥。即拱桥。
  • 12、1.指桥头。 2.指桥墩。
  • 13、1.支撑桥身的桥柱。
  • 14、1. 一种植物嫁接法,其法是一个或数个接穗的一端插入砧木下部,另一端插入砧木上部,被形成层或其它弱点隔开,特别用于跨过伤口(如虫咬坏的)以加强薄弱的或有缺陷的接合处。
  • 15、1.桥梁下面的孔洞。
  • 16、1.守桥的官吏。
  • 17、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桥身、桥面、桥墩、桥台和基础等组成。按用途不同可分铁路桥、公路桥、铁路公路两用桥、人行桥和渡槽等;按桥身的结构不同可分梁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斜张桥和浮桥等;按造桥材料不同可分木桥、石桥、砖桥、钢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预应力混凝土桥等。
  • 18、1.即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桥山①"。 2.唐睿宗李旦陵。在陕西省蒲城县北丰山。 3.泛指帝王陵墓。
  • 19、船长中部的上层建筑。可提供居住空间,保护中部舱室免受波浪侵袭。顶层设有驾驶室,作为指挥、操纵船舶航行的中心。
  • 20、1.桥上路面。
  • 21、1.古代太学周围环水,有四门,以桥通,故名。
  • 22、1.桥梁为车辆所用的部分。2.桥梁上可供行走或穿行的地面或平台。如:桥梁的桥面。
  • 23、纸牌游戏。起源于17世纪英格兰民间。四人分两组对抗,同伴相对而坐,从发牌者左手第一人起按顺时针方向发牌,每人十三张。比赛分叫牌和打牌两个阶段。按规定术语叫牌,确定定约。打牌时轮流出牌,同样花色以大胜小。完成定约者得分,否则罚分。
  • 24、1.勃然兴起;隆起。

铁桥的相关查询

铁桥的意思解释、铁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