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伏伺;觊觎。
引《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明 宋濂 《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章炳麟 《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
⒈ 暗中侦候。
引《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1.倨傲放肆。居,通"倨"。
1.指官衙之主事者。
1.古代官方对民间的一种信贷形式。
1.奉告。
1.拘栏。
1.傲慢放肆。
1.抅拦。
1.傲慢;放肆无礼。 2.山势雄伟恣肆貌。
1.因有所戒惧而反省。
狙伺的意思解释、狙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