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o qiú  ]
  • ㄐ一ㄠ ㄑ一ㄡˊ
  • JUR JNN

蛟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蛟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蛟鰐”。

⒉  蛟与虬。亦泛指水族。

唐 孟郊 《峡哀》诗之三:“石剑相劈斫,石波怒蛟虯。”
唐 韩愈 《刘生诗》:“青鲸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
金 赵秉文 《游华山寄元裕之》诗:“五鬣不朽之长松,流膏入地盘蛟虯。”

⒊  比喻奸邪之臣。见“蛟虯”。

沉宗畸 《题高丽闵王妃遗像编》诗:“驪龙睡熟蛟虬舞,宗祊不絶垂如缕。”

国语辞典

⒈  蛟与虬。

唐·孟郊〈峡哀〉诗:「石剑相劈斫,石波怒蛟虬。」

⒉  形容蟠曲的样子。

金·赵秉文〈游华山寄元裕之〉诗:「五鬣不朽之长松,流膏入地盘蛟虬。」

蛟虬(jiao qiu)同音词

  • 1、徼求[jiǎo qiú ]

    1.求取。

  • 2、椒丘[jiāo qiū ]

    1.尖削的高丘。一说生有椒木的丘陵。

  • 3、郊丘[jiāo qiū ]

    1.古天子郊祭天地于圆丘。亦指祭天。

  • 4、角球[jiǎo qiú ]

    足球比赛规则之一。当守方队员踢(触)球出本方端线时,即由攻方在球出界处较近的端线与边线交界处罚球,称为“角球”。

蛟虬词语接龙

  • 1、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 2、1.龙床。旧称皇帝的床榻。
  • 3、1.饰有龙形花纹的车盖。 2.比喻枝叶茂盛的树顶。
  • 4、1.亦作"虬宫"。 2.虬龙隐藏的地方。
  • 5、1.如虬龙般令人厌恶之貌。
  • 6、1.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
  • 7、1.即龙门。
  • 8、1.虬龙的鳞甲。亦用以形容鳞状物。
  • 9、1.亦作"虬驾"。 2.饰以虬龙图形的车驾。
  • 10、1.亦作"虬箭"。 2.古时漏壶中的箭。水满箭出﹐用以计时。箭有虬纹﹐故称。
  • 11、1.亦作"虬角"。 2.虬龙的角。亦借指虬龙。
  • 12、1.盘曲交结。
  • 13、1.盘曲而有力。
  • 14、1.亦作"虬卷"。 2.盘屈貌。
  • 15、1.亦作"虬柯"。 2.盘屈交结的枝条。
  • 16、1.曲折的栏杆。
  • 17、1.如虬龙般地耸立。形容姿态矫健。
  • 18、1.传说中的一种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3.比喻盘屈的树枝。
  • 19、1.饰有虬龙形的香炉。
  • 20、1.古代帝皇乘坐的饰有龙形的车子。
  • 21、1.亦作"虬盘"。 2.虬龙盘曲。亦喻怀才隐居。 3.盘曲貌。
  • 22、1.亦作"虬蟠"。 2.谓盘屈如虬龙。
  • 23、1.亦作"虬曲"。 2.盘屈貌。
  • 24、1.亦作"虬屈"。 2.盘屈貌。

蛟虬的相关查询

蛟虬的意思解释、蛟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