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uàn bí  ]
  • ㄉㄨㄢˋ ㄅ一ˊ
  • ON THL

断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割断鼻子。古人颂为女子贞烈之行。典出《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爽从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宁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居止常依爽。及爽被诛,曹氏尽死。令女叔父上书与曹氏絶婚,强迎令女归。时文宁为梁相,怜其少,执义,又曹氏无遗类,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讽之。令女叹且泣曰:'吾亦惟之,许之是也。'家以为信,防之少懈。令女于是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蒙被而卧。”

引证解释

⒈  割断鼻子。古人颂为女子贞烈之行。

典出《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好 老庄 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 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文叔 早死……居止常依 爽。及 爽 被诛, 曹氏 尽死。 令女 叔父上书与 曹氏 絶婚,彊迎 令女 归。时 文寧 为 梁 相,怜其少,执义,又 曹氏 无遗类,冀其意沮,廼微使人讽之。 令女 叹且泣曰:‘吾亦惟之,许之是也。’家以为信,防之少懈。 令女 於是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蒙被而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甚么三贞九烈,都是哄人的説话;甚么断鼻割耳,都是古人的獃气!”

断鼻(duan bi)同音词

  • 1、断笔[duàn bǐ ]

    1.止笔不书。谓停止著述。

  • 2、断闭[duàn bì ]

    1.犹隔绝。

  • 3、断壁[duàn bì ]

    1.绝壁;峭壁。 2.倒塌的墙壁。参见"断壁颓垣"。

  • 4、断臂[duàn bì ]

    1.砍断手臂。谓僧人求法专诚。南北朝时﹐僧神光闻达摩在沙林﹐遂往。彼晨夕参承﹐莫闻诲励﹐乃断臂置师前。后达摩遂传衣钵与神光﹐是为禅宗二祖慧可。见《景德传灯录》卷三。 2.砍断手臂。谓女子贞洁守身。典出《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之事……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

  • 5、短笔[duǎn bǐ ]

    1.拙劣的文笔。亦用作谦辞。

断鼻词语接龙

  • 1、1.鼻涕。
  • 2、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 3、1.犹喷嚔。
  • 4、1.鼻涕。
  • 5、1.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接永州市界。相传舜封弟象于此。 2.指舜弟象。亦借指动物之象。
  • 6、〈方〉鼻子。
  • 7、1.见"鼻洼子"。
  • 8、1.鼻翼两旁凹下去的地方。
  • 9、1.鼻凹,鼻洼子。
  • 10、1.犹鼻皶。
  • 11、1.鼻尖两旁的部分。
  • 12、1.鼻梁。
  • 13、1.中医学病名。指鼻孔内刺疼,色红,甚则鼻毛脱落,干燥易结痂,多由肺热引起。治宜祛风清肺。
  • 14、1.谓以鼻吹奏乐器。
  • 15、1.方言。指鼻翼和准头。
  • 16、1.犹鼻隧。
  • 17、1.台湾高山族的一种吹乐器。也称鼻箫。由两根竹管绑在一起制成,管的两端各开一小孔,在管身下段各开三或四个小孔。演奏时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气,双手按管身各小孔调节音律。海南岛的黎族也有类似的乐器。
  • 18、1.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 19、1.鼻孔;鼻腔。
  • 20、鼻旁窦的通称。
  • 21、1.鼻子顶端,鼻尖。
  • 22、1.犹鼻洼。
  • 23、从鼻腔出入的气息,特指熟睡时的鼾声:~如雷。
  • 24、1.谓犀角长于鼻者。

断鼻的相关查询

断鼻的意思解释、断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