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ǐn lín  ]
  • 一ㄣˇ ㄌ一ㄣˊ
  • BQV MOQ

隐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拔地而起。突兀貌。

引证解释

⒈  拔地而起。突兀貌。

《文选·潘岳<西征赋>》:“觅陛殿之餘基,裁岥岮以隐嶙。”
李善 注:“隐嶙,絶起貌。”
唐 孙逖 《和登会稽山》:“烟景昼清明,九峯争隐嶙。”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峻阁鬱前起,隐嶙天中央。”

隐嶙(yin lin)同音词

  • 1、淫霖[yín lín ]

    1.大雨。

  • 2、吟邻[yín lín ]

    1.诗人的邻居。

  • 3、殷辚[yīn lín ]

    1.多盛貌﹐繁盛貌。 2.象声词。

  • 4、阴林[yīn lín ]

    1.茂林。因树木众多﹐浓荫蔽日﹐故称。

  • 5、阴霖[yīn lín ]

    1.淫雨。

  • 6、阴磷[yīn lín ]

    1.磷火﹔鬼火。

  • 7、银鳞[yín lín ]

    1.银白的鱼鳞。 2.常借指鱼。

  • 8、霪霖[yín lín ]

    1.久雨。

  • 9、隐辚[yǐn lín ]

    1.险峻不平貌。 2.象声词。车马杂沓声。

  • 10、隐鳞[yǐn lín ]

    1.神龙隐匿其鳞。比喻贤者待时而动。

隐嶙词语接龙

  • 1、1.形容山石突兀。
  • 2、1.形容山势盘旋。
  • 3、①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耸立。也形容人瘦削而骨头突出的样子:峰峦嶙峋|瘦骨嶙峋。 ②比喻为人刚直:风骨嶙峋。
  • 4、林壑山林涧谷: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徜徉林壑复何求。
  • 5、林衡1.古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保护巡守林木。
  • 6、林胡1.古族名。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末为赵将李牧击败,遂归附于赵。 2.唐代借指奚﹑契丹等族。
  • 7、林黄1.林钟律﹑黄钟律的并称。
  • 8、林篁1.丛生的竹木。
  • 9、林会1.如林木般会聚。极言其盛多。
  • 10、林将1.羽林之将,皇帝护卫军的将领。
  • 11、林菁1.草木丛生的地方。 2.指丛生的草木。
  • 12、林扃1.犹林园。
  • 13、林埛1.见"林垧"。
  • 14、林居1.谓下野闲居。
  • 15、鳞卒1.犹言虾兵蟹将。
  • 16、鳞崪1.见"鳞萃"。
  • 17、鳞族1.鱼类和爬行类等有鳞动物的总名。
  • 18、驎骥1.指骏马。
  • 19、驎驹1.骏马名。
  • 20、驎台1.麟台。
  • 21、驎虞1.麒麟和驺虞。
  • 22、麟笔1.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 23、麟德1.即麟德殿。
  • 24、麟甸1.麒麟出现过的郊野。

隐嶙的相关查询

隐嶙的意思解释、隐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