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ùn diǎn  ]
  • ㄒㄨㄣˋ ㄉ一ㄢˇ
  • YK MAW

训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

⒉  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

引证解释

⒈  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

《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传:“其不循教道之常,则殊其井居、田界,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

⒉  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教之防利。”
杜预 注:“训典,先王之书。”
杨伯峻 注:“《楚语上》‘教之训典,使知族类’,又下‘又有左史 倚相 能道训典以叙百物’,《晋语八》‘缉训典’,训典盖典章制度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树训典以示民极,审褒贬以彰劝沮。”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且中外羣圣,咸载训典,虽教有殊门,而理无异趣。”
唐 权德舆 《秘书郎壁记》:“然则先王之法志,官师之训典,九流百代,如贯珠然。”
明 徐渭 《治冢》诗之二:“子舆 垂训典,壑腐惨蚋蝇。”

国语辞典

⒈  古圣先王所留下来的典籍。

《左传·文公六年》:「予之法制,告之训典。」
唐·孔颖达·正义:「训典,先王之书。」

⒉  教导的常法。

《书经·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
《文选·张衡·南都赋》:「缙绅之伦,经纶训典。」

训典(xun dian)同音词

  • 1、迅电[xùn diàn ]

    1.迅疾的闪电。

训典词语接龙

  • 1、1.主持审查。
  • 2、1.深奥的典籍。 2.指文义典雅深奥。
  • 3、1.掌管印玺。
  • 4、1.见"典坟"。
  • 5、1.主守边疆。
  • 6、1.典当变卖。
  • 7、1.谓主管一方政事。
  • 8、1.坚韧镇定。
  • 9、1.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 10、1.当铺。
  • 11、1.旧时典押房屋﹑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
  • 12、1.典正周详。
  • 13、1.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 14、1.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 15、1.典雅贴切。
  • 16、1.主持选用官吏。
  • 17、1.统率军队。
  • 18、1.典雅而多文采。
  • 19、1.谓文辞典雅富丽。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
  • 20、1.当铺商人。
  • 21、1.典雅平实。 2.典故﹐史实。
  • 22、1.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 23、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 24、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训典的相关查询

训典的意思解释、训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