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huà  ]
  • ㄨˋ ㄏㄨㄚˋ
  • CQ WX
  • 动词

物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去世;死亡。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pass away;

⒉  变化。

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汉书·扬雄传》

change;

引证解释

⒈  事物的变化。

《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 周 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成玄英 疏:“夫新新变化,物物迁流,譬彼穷指,方兹交臂。”
汉 扬雄 《甘泉赋》:“於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
宋 陆游 《东篱杂书》诗:“老人观物化,隐几独多时。”
明 皇甫冲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

⒉  死亡。

语出《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文选·古诗<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李善 注:“化,谓变化而死也。不忍斥言其死,故言随物而化也。”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序》:“四年,余遭浮议下狱。他日,余至来,知君物化。”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辩才 虽物化, 参寥 犹夙昔。”
清 孙枝蔚 《杂诗》之四:“借问行路人,皆云已物化;请看高塚旁,离离长禾稼。”
柯灵 《香雪海·春节书红》:“这些三十年代的预言家们,只有少数人至今健在,不少人已经物化。”

⒊  犹造化。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儿呵,你不索问天、问天买卦。也只为人消、人消的这物化,弄的我母子分离天一涯。”

国语辞典

⒈  事物的变化。

《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文选·扬雄·甘泉赋》:「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

⒉  死亡。唐·杜甫〈天育骠骑歌〉:「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宋·秦观〈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辩才虽物化,参寥犹夙昔。」也作「物故」。

出生

英语翻译

objectification

德语翻译

objectivation

物化(wu hua)同音词

  • 1、武化[wǔ huà ]

    1.武治;武事。

  • 2、五华[wǔ huá ]

    1.五色仙花。 2.谓五色光华。 3.道教谓五方之气。

  • 3、吴画[wú huà ]

    1.指唐吴道子所画的佛像。

  • 4、物华[wù huá ]

    ①万物的精华:物华天宝。 ②自然景物: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5、雾化[wù huà ]

    1. 指使液体经过特殊装置化成小滴,成雾状喷射出去。

  • 6、洿哗[wū huá ]

    1.浮夸。

  • 7、无华[wú huá ]

    1.无花,没有花。

  • 8、无哗[wú huá ]

    1.不要喧闹;肃静无声。

  • 9、五花[wǔ huā ]

    1.见"五花马"。 2.五加皮的别名。 3.即五行阵。

  • 10、骛华[wù huá ]

    1.追求华丽。

物化词语接龙

  • 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 2、1.指技艺高超的人。
  • 3、1.教化的枢机。
  • 4、1.教化之道。
  • 5、1.谓受教化而顺从。 2.宋时王均的年号(公元1000年)。
  • 6、1.谓风俗受德教而发生变化。 2.教化与风俗。
  • 7、1.化育生成。
  • 8、1.佛塔。
  • 9、1.化育成胎。
  • 10、1.德化广布。
  • 11、1. 消解痰涎。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
  • 12、1.通晓自然变化的妙道。
  • 13、1.造化之路。指人生道路。
  • 14、1.佛家指三佛土之一的变化土。即佛为化度众生所化现的国土,亦即佛变化身所居之土。
  • 15、1.犹蜕化。
  • 16、旧时指政令教化达不到的偏远落后的地方:~之民 ㄧ~之邦。
  • 17、1.化于物。谓被外物所同化。 2.感化外物;化育外物。
  • 18、1.四时变化之始。指初春。
  • 19、化学纤维的简称。
  • 20、1.谓受德化而归顺。
  • 21、1.犹万象。
  • 22、1.花销,开支。
  • 23、1.谓改变其心性。语本《列子.周穆王》:"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 2.佛教指化身之心。
  • 24、1.教化施行。

物化的相关查询

物化的意思解释、物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