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n bó  ]
  • ㄉㄢˋ ㄅㄛˊ
  • XUJ CGR

弹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弹驳”。弹劾驳斥。

⒉  犹指摘。

引证解释

⒈  弹劾驳斥。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謐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其在臺阁,数有所弹駮,臺中患之,事不得行。”
《魏书·李冏传》:“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弹驳公卿,无所迴避,百僚皆惮之。”

⒉  犹指摘。

沙汀 《淘金记》二十:“‘二爸他们当事的时候,哪里像这样呀!’寡妇说,有点感慨万端。‘他哥子哪还有弹驳的!’”

国语辞典

⒈  弹劾驳斥。

《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冏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无所回避,百僚皆惮之。」

弹驳(dan bo)同音词

  • 1、单薄[dān bó ]

    ①(穿着的衣服)少而薄;不厚实:穿得太单薄,当心着凉。 ②力量薄弱:水像山一样压过来,单薄的防波堤终于被水冲垮了。也指身体瘦弱:单薄的身子经不起风雪的摧残。

  • 2、淡泊[dàn bó ]

    (¢名利等)超脱,不追逐:淡泊名利|非淡泊无以明志。

  • 3、淡薄[dàn bó ]

    ①含量少;密度小;稀薄:香味淡薄。 ②(情感等)不深刻;不浓厚:感情渐渐淡薄。 ③(观念、印象等)不深刻;模糊:法制观念淡薄。

  • 4、澹泊[dàn bó ]

    1.恬淡寡欲。 2.清淡;不浓烈。 3.朴实。 4.清贫。 5.动荡起伏貌。

弹驳词语接龙

  • 1、1.芜杂不纯之辞。 2.驳正他人意见的话。
  • 2、1.混杂错乱。
  • 3、1.对别人的问题作驳斥性的回答。
  • 4、1.亦作"驳弹"。 2.纠弹黜退。
  • 5、1.成功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
  • 6、1.可资反驳的空子。
  • 7、1.亦作"驳放"。 2.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 8、1.驳运的费用。
  • 9、1.否定的回复。
  • 10、1.亦作"驳估"。 2.对估价持不同意见而互相辩驳。
  • 11、1.犹驳回。
  • 12、1.抵换。
  • 13、1.反驳回绝。 2.掉转;回转。 3.法律用语。指法院对诉讼当事人提出的要求认为无理,不予处理的批覆。
  • 14、1.犹交火。
  • 15、1.亦作"驳讥"。 2.反驳讥讽。
  • 16、1.搏击。
  • 17、1.方言。跑腿。
  • 18、批驳,诘难:那句话一说出,引来的是更大的驳诘。
  • 19、1.驳正追究。
  • 20、1.亦作"驳骏"。 2.毛色斑驳的骏马。
  • 21、1.驳回原判,重行审勘。
  • 22、1.见"驳殻枪"。
  • 23、1.亦作"驳滥"。 2.驳杂失实。
  • 24、1.亦作"驳乐"。 2.错杂不齐。

弹驳的相关查询

弹驳的意思解释、弹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