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ù mù  ]
  • ㄒㄨˋ ㄇㄨˋ
  • YXL CTY
  • 动词

畜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放养牲畜。

rear livestock;

⒈  家畜的畜养和放牧。

从事畜牧。

animal husbandry;

引证解释

⒈  饲养的禽兽。

《史记·韩长孺列传》:“徒见畜牧於野,不见一人。”
《宋书·索虏传》:“芮芮 此春因其来掠,掩袭巢窟,种落畜牧,所亡太半。”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水又至,并山之民,居庐田墓畜牧漂坏者众。”
明 刘基 《二鬼》:“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

⒉  放养牲畜。

《史记·平準书》:“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 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
《新唐书·南蛮传下·昆明》:“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
清 万寿祺 《登云龙山》诗:“北枕荒城仍畜牧,东临野水见渔蓑。”

国语辞典

⒈  在原野饲养牲畜。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猊、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英语翻译

to raise animals

德语翻译

élever du bétail, élevage

法语翻译

Viehzucht (S)​

畜牧(xu mu)同音词

  • 1、胥母[xū mǔ ]

    1.山名。即今江苏省吴县莫厘山。

  • 2、序目[xù mù ]

    1.目次,目录。 2.指序言和目录。 3.指对读书时辑录的条目加以论述的文字。

  • 3、序幕[xù mù ]

    ①有时也称“引子”、“楔子”等。叙事性文学艺术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原为戏剧名词,指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用以交代人物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事件发生的远因等。 ②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战斗的序幕拉开了。

  • 4、盱目[xū mù ]

    1.张目。

  • 5、须目[xū mù ]

    1.胡须和眼睛。

  • 6、墟墓[xū mù ]

    1.丘墓;墓地。

  • 7、蓄牧[xù mù ]

    1.犹畜牧。

畜牧词语接龙

  • 1、1.牧草。 2.牲畜。
  • 2、1.州郡长官的副职。
  • 3、1.供牲畜通行的道路。
  • 4、1.苏武牧羊的典故。汉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苏武在匈奴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须发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 5、1.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 6、1.牧放牲畜的地方。
  • 7、1.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
  • 8、1.牧牛,放牛。 2.见"牧犊子"。
  • 9、1.牧童。
  • 10、1.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 11、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 2.牧放牲畜的人。
  • 12、1.牧场长官的副职。
  • 13、1.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2.泛指田园生活。
  • 14、1.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
  • 15、1.夏桀的王宫。一说为汤的祖庙。 2.指人的肾脏。
  • 16、1.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 17、1.州牧。 2.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 18、1.旧时称地方长官。
  • 19、1.牧放马匹。 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3.放牧的马。 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20、1.草名。可解毒。又地名和山名。因产此草而得名。
  • 21、1.治民。 2.指治民的官。 3.牧区中以畜牧为主要职业的人。
  • 22、1.对放牧者的蔑称。 2.从事放牧的奴隶。
  • 23、1.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 24、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

畜牧的相关查询

畜牧的意思解释、畜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