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ǒnɡ lì  ]
  • ㄙㄨㄥˇ ㄌ一ˋ
  • NSKG SSU

悚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悚栗”。

引证解释

⒈  恐惧战慄。

汉 应瑒 《慜骥赋》:“惧僕夫之严策兮,载悚慄而奔驰。”
《旧唐书·徐有功传》:“则天 厉色詰之,左右莫不悚慄, 有功 神色不挠,争之弥切。”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居常悚栗,日俟窜投,而陛下收臣於贱朽之中,拔臣於毁谤之内。”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七:“即使面对更深更大的丑恶,我将更不感到悚慄了。”

国语辞典

⒈  惊惧战栗。

《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卓怒,召将杀之,众人悚栗,而戬辞貌自若。」
《旧唐书·卷八五·徐有功传》:「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栗,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

悚栗(song li)同音词

  • 1、讼理[sònɡ lǐ ]

    1.谓断案公平﹐无冤案。 2.控诉﹐诉讼。

  • 2、耸立[sǒnɡ lì ]

    1.高高地直立。

  • 3、竦立[sǒnɡ lì ]

    1.耸立;挺立。 2.恭敬地站着。

  • 4、松笠[sōnɡ lì ]

    1.指松树。因其枝叶如笠,故称。

  • 5、松粒[sōnɡ lì ]

    1.松鬣,松针。

  • 6、送礼[sònɡ lǐ ]

    1.指退还礼物。 2.赠送礼物。 3.犹送聘。

  • 7、送吏[sònɡ lì ]

    1.指为离任长官送行的属吏。 2.指押送人犯的吏卒。

  • 8、颂礼[sònɡ lǐ ]

    1.仪容礼节。颂,古"容"字。

  • 9、悚厉[sǒnɡ lì ]

    1.犹言兢兢业业。

  • 10、悚立[sǒnɡ lì ]

    1.耸立,竖立。

悚栗词语接龙

  • 1、把手指弯曲起来打人头顶叫凿栗暴或打栗暴:头上挨了几个~。也说栗凿(lìzáo)。
  • 2、1.牛犊,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
  • 3、1.栗子的外壳。
  • 4、1.栗壳与栗肉之间的薄皮。可入药。
  • 5、1.指栗花。跗,花萼的基部,代指花。
  • 6、1.谓栗子成熟后,栗果从刺苞中迸出。喻转机。
  • 7、1.栗子。栗子除去外壳而肉色黄,故称。
  • 8、1.相传周代下见上登阶之礼的一种。栗,通"历"。
  • 9、1.象声词。
  • 10、1.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陶潜曾居于此。
  • 11、1.坚实有文理。
  • 12、①戒备、畏惧的样子:栗栗危惧|战战栗栗|懔懔栗栗。 ②颤抖的样子:栗栗而动。
  • 13、1.栗烈。栗,通"凓"。
  • 14、凛冽。形容严寒:寒气栗烈。
  • 15、1."黄栗留"的省称,即黄莺。
  • 16、1.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女娲氏之后。
  • 17、1.谨严,缜密。
  • 18、1. 栗树的轻而纹理粗的木材。
  • 19、1.栗子的外刺苞。
  • 20、1.惶恐而恳切。
  • 21、〈书〉战栗的样子。
  • 22、1.敬谨貌。
  • 23、1.谓具有令人战栗的锐气。
  • 24、像栗子皮那样的颜色。

悚栗的相关查询

悚栗的意思解释、悚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