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tínɡ  ]
  • ㄐ一ˋ ㄊ一ㄥˊ
  • LDOJ OT

罽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朝廷。因使用罽幕,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朝廷。因使用罽幕,故称。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诗:“闻到罽庭尤苦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宋 梅尧臣 《丁端公北使》诗:“罽庭观拜舞,不似 未央 中。”

罽庭(ji ting)同音词

  • 1、计听[jì tīnɡ ]

    1.谓能料事﹐善听言。

  • 2、机廷[jī tínɡ ]

    1.执掌军国机枢大事的官署。

  • 3、机庭[jī tínɡ ]

    1.掌管军机大事的官署。宋时指枢密院。

  • 4、稽停[jī tínɡ ]

    1.迟滞;停留。

  • 5、计廷[jì tínɡ ]

    1.亦作"计庭"。 2.宋代置三司使统领财赋事务﹐故称三司为"计廷"。

  • 6、计庭[jì tínɡ ]

    1.见"计廷"。

  • 7、极听[jí tīnɡ ]

    1.非常注意地听。

  • 8、缉听[jī tīnɡ ]

    1.寻访打听。

  • 9、缉艇[jī tǐnɡ ]

    1.用于侦缉的船。

  • 10、疾霆[jí tínɡ ]

    1.急遽发出的霹雳。

罽庭词语接龙

  • 1、1.在朝廷上辩论。庭,通"廷"。
  • 2、1.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 3、1.古代贵族宴饮时监礼之官。 2.法院开庭时主持审判的官员。
  • 4、1.庭阶。 2.庭院。
  • 5、1.亦作"庭皋"。 2.亭皋。水边的平地。庭,通"亭",平。 3.厅事,府署。
  • 6、1.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 7、1.指府署。
  • 8、1.犹门户。喻指某种造诣﹑境界。 2.官署。 3.泛指庭院。 4.犹门庭;门户。
  • 9、1.犹朝会。谒见天子。
  • 10、1.古代相传为高阳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见《左传.文公十八年》。详"八恺"。
  • 11、1.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 12、1.堂前的台阶。 2.庭院。
  • 13、1.庭燎。
  • 14、1.公堂判决。
  • 15、1.庭园中的树木。
  • 16、1.宫庭内。
  • 17、1.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 18、1.庭中陈列。
  • 19、1.在朝廷上当众评议。庭,通"廷"。
  • 20、1.厅堂。
  • 21、1.朝廷。庭,通"廷"。
  • 22、1.犹庭园。
  • 23、1.庭阶。 2.庭院。
  • 24、1.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2.趋庭参拜。

罽庭的相关查询

罽庭的意思解释、罽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