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uò xiù  ]
  • ㄘㄨㄛˋ ㄒ一ㄡˋ
  • QAJ XTB

错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色彩错杂的锦绣。

引证解释

⒈  色彩错杂的锦绣。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影带旂常,疑错绣之遥动。”

错绣词语接龙

  • 1、1.犹绣房。指女子所居装饰华丽的闺房。
  • 2、1.《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绣,谓其词华隽美;虎,谓其才气雄杰。后遂以"绣虎"称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
  • 3、1.亦作"绣户"。 2.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3.指富户。
  • 4、1.亦作"绣花"。 2.用彩线在织物上刺成花纹图案等。
  • 5、1.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 6、1.亦作"绣"。亦作"绣?"。 2.古代妇女所穿的彩色半臂上衣。
  • 7、1.比喻文辞华丽。
  • 8、1.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上,有东绣岭﹑西绣岭。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 9、1.华丽如绣的市街。
  • 10、1.绣花的袋子。 2.比喻博学而文词丰富者。
  • 11、1.亦作"绣女"。 2.从事刺绣的妇女。 3.泛指少女。 4.指封建时代备选为妃嫔宫女的少女。
  • 12、1.花名。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球》。 2.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 3.菊花名。
  • 13、1.指田间的土埂和水沟。因其交错如文绣,故称。
  • 14、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2.犹绣衣。指侍御史。
  • 15、1.犹绣口。
  • 16、使1.见"绣衣使者"。
  • 17、1.元顺帝淑妃龙瑞娇,贪而妒。帝尝赏赐金帛以巨万数。娇乃于左掖门内设立市场出卖各色锦缎,时称"绣市"。见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 18、1.语出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后以"绣丝"为对人表示崇敬之典。
  • 19、1.装饰华丽的门。
  • 20、1.古代食品名。肉丸子。
  • 21、1.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
  • 22、本指用丝线刺绣而成的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通俗小说流行,书首或卷首、回首常附雕版印刷的(后也有石印的)线描人物图像,也称“绣像”。
  • 23、1.即绣补。明清官吏的补服前胸及后背缀有金线或彩线绣的鸟兽图像,故名。
  • 24、1.华筵。

错绣的相关查询

错绣的意思解释、错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