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ǔ lǐnɡ  ]
  • ㄈㄨˇ ㄌ一ㄥˇ
  • OIS WYCM

黼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黑白相间的衣领。

引证解释

⒈  黑白相间的衣领。

《隋书·礼仪志七》:“衣褾、领织成升龙,白纱内单,黼领,青褾、襈、裾。”
《新唐书·车服志》:“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

黼领(fu ling)同音词

  • 1、伏灵[fú línɡ ]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

  • 2、伏苓[fú línɡ ]

    1.见"伏灵"。

  • 3、俯聆[fǔ línɡ ]

    1.俯首而听。

  • 4、俯领[fǔ lǐnɡ ]

    1.谓屈身领职。

  • 5、黻领[fú lǐnɡ ]

    1.黑青相间的衣领。

  • 6、覆笭[fù línɡ ]

    1.古时车轼上的覆盖物。

  • 7、阜陵[fù línɡ ]

    1.丘陵。 2.宋孝宗(赵眘)的陵墓永阜陵的省称。在浙江绍兴宝山。《宋史.乐志九》﹕"开禧三年成肃皇后祔庙一首……归从阜陵﹐登祔太宫。"后宋人因以称孝宗。

  • 8、茯苓[fú línɡ ]

    一种多孔菌的菌核。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

  • 9、茯蕶[fú línɡ ]

    1.即茯苓。

  • 10、浮菱[fú línɡ ]

    1.菱的一种。

黼领词语接龙

  • 1、1.统治;主管。
  • 2、1.接受。
  • 3、1.指五岭以南的地区。领,古"岭"字。
  • 4、1.亦作"领喏"。 2.答应;应承。
  • 5、1.见"领诺"。
  • 6、1.领取凭证。旧时地方官赴任前,须先在京都吏部领取文牒,谓之"领凭"。
  • 7、1.见"领旗"。
  • 8、1.带领;统领。
  • 9、1.谓带领他人锄草松土。
  • 10、1.接受对方的礼物或好意而心怀感激。
  • 11、1.得到,获得。
  • 12、1.套在脖子上的圈。 2.即领子。
  • 13、1.指走在垄沟里负力最重的牲口带领同类合耕。
  • 14、1.犹言代理兼管。
  • 15、1.陕北民间祭神用的牲畜。
  • 16、使1.谓主管其事。
  • 17、1. 给预兆,预先警告;通过超自然手段预示。
  • 18、一国根据协议派驻在别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外交代表。分总领事、领事、副领事和领事代理人。主要职责是:维护本国利益,保护侨民,办理护照、签证、公证、认证等事宜,用合法手段了解当地各种情况。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间的协议,领事可享受有别于外交特权和豁免的领事特权和豁免。
  • 19、1.带头。 2.指带头的人。
  • 20、犹接受。多用于接受好意:好意我领受了。
  • 21、1.犹统帅。
  • 22、1.分布在一个国家领土内的河流﹑湖泊﹑运河﹑港口﹑海湾等。 2.指领海。
  • 23、1.犹领取。
  • 24、1.领取钱物的凭证。 2.缝在领窝上的窄条。

黼领的相关查询

黼领的意思解释、黼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