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í xūn  ]
  • ㄔˊ ㄒㄨㄣ
  • TRH FKM

篪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篪与埙。皆乐器。

⒉  引申指谐和,和顺。

引证解释

⒈  篪与埙。皆乐器。

《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和通篪塤,比德车辅。”
李善 注引 毛萇 曰:“土曰塤,竹曰篪。”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千钟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篪塤。”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气同若兰芝,声应如箎塤。”

⒉  引申指谐和,和顺。

宋 无名氏 《鬼董》卷二:“周浩 观涛於江,见双鬟女,美出妻右,心慕之…… 浩 捐金数十方获焉。始至其家,妻妾顺比如箎塤。”
明 杨慎 《祭毛以正文》:“分虽丽泽,情犹箎塤,平生交谊,惟君也敦。”

篪埙(chi xun)同音词

  • 1、持循[chí xún ]

    1.犹遵循。

  • 2、赤纁[chì xūn ]

    1.大红色。

篪埙词语接龙

  • 1、1.亦作"埙箎"。亦作"埙篪"。亦作"埙箎"。亦作"埙竾"。 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 2、1.见"埙篪"。
  • 3、篪相和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 4、郇厨1.见"郇公厨"。
  • 5、郇笺1.唐代韦陟,袭封郇国公。常授意侍妾主尺牍,书于五彩笺,词旨轻重均合陟意,书体遒利有楷法,陟唯署名而已。见《新唐书.韦陟传》。后因以"郇笺"敬称他人书札。
  • 6、郇庖1.谓精美的馔羞。
  • 7、郇瑕1.《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杨伯峻注:"郇在解池西北,瑕在解池南。面积甚大,不可能全部划为晋国都城,此云'居郇﹑瑕之地',盖择其一部也。"后世并称,泛指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
  • 8、荤允1.即荤粥。我国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别称。
  • 9、荤粥1.我国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别称。
  • 10、浚波1.很深的水流。
  • 11、浚财1.搜刮钱财。
  • 12、浚池1.深池。
  • 13、浚川1.疏通河道。
  • 14、浚导1.疏导。
  • 15、浚都1.语出《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旟,在浚之都"。浚,春秋卫邑名。后泛指卫地。
  • 16、浚发1.迅速开发。 2.谓很快显现出来。
  • 17、浚房1.幽深的闺房。
  • 18、浚沟1.深沟。
  • 19、浚谷1.深谷。
  • 20、浚壑1.深谷。
  • 21、浚恒1.谓求之太过,超出恒常。语出《易.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孔颖达疏:"浚,深也。最处卦底,故曰深也。深恒者,以深为恒是也。"
  • 22、浚急1.湍急。
  • 23、浚涧1.深涧。
  • 24、浚距1.语出《书.益稷》:"浚畎浍,距川。"谓深挖沟浍,使通河海。后以"浚距"引申指兴修水利。

篪埙的相关查询

篪埙的意思解释、篪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