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liánɡ  ]
  • ㄒ一ㄥˊ ㄌ一ㄤˊ
  • TGS OYV

行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旅途中的口粮。

⒉  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

引证解释

⒈  旅途中的口粮。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流民﹞少壮有头疋气力的,每根底与些小行粮;每起不过三十人,一程程接送至本乡。”
明 李贽 《覆丘若泰》:“﹝ 丹阳 ﹞但未尝不与人同之中,而自然不与人同者,以行粮素具,路头素明也。”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唐玄宗 自 姚崇、宋璟 为相,米麦不过三、四钱,千里不馈行粮。”

⒉  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

《明史·兵志二》:“班军本处有大粮,到京有行粮,又有盐金银。”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召募之弊也,如东事之起,安家、行粮、马匹、甲仗费数百万金,得兵十餘万而不当三万之选,天下已骚动矣。”
清 张丹 《寡妇行》:“行粮火耗无不有,更教点卷拨民夫。”

国语辞典

⒈  发给出征兵士的粮食。

《明史·卷九〇·兵志二》:「班军本处有大粮,到京有行粮,又有盐斤银。」

行粮(xing liang)同音词

  • 1、杏梁[xìnɡ liánɡ ]

    1.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 2、婞亮[xìnɡ liànɡ ]

    1.刚直信实。

  • 3、醒亮[xǐnɡ liànɡ ]

    1.犹显豁。

行粮词语接龙

  • 1、1. 销售粮食的商店。
  • 2、1.粮食。以斛计量,故称。
  • 3、1.缴纳田赋之民户。 2.方言。地主。
  • 4、指粮食严重缺乏:闹~。
  • 5、1. 存放粮食的建筑物。
  • 6、1.见"粮馈"。
  • 7、1.唐宋官员的廪禄给养。料,俸禄以外的另加物品。
  • 8、1.粮食。
  • 9、粮草:成群结队的大车装着军火、~去支援前线。
  • 10、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民。
  • 11、1.购买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证。 2.旧时政府征收钱粮的通知单。
  • 12、1.粮食。
  • 13、1.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 14、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 15、1.粮食。
  • 16、1.储藏粮食的仓库。2.比喻盛产粮食的地区。如:东北是祖国的粮仓。
  • 17、军用的粮食和草料:兵马未动,~先行。
  • 18、1.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
  • 19、1.官府所发缴纳钱粮的收据。
  • 20、1.运粮的道路。 2.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 21、1.粮食辎重。
  • 22、1.旧时称当兵的人。
  • 23、1.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
  • 24、1.粮道。涂,通"途"。

行粮的相关查询

行粮的意思解释、行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