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忿恨郁积于心。
引《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升 少为博徒,不理操行…… 荣 父积忿疾 升,乃呼 荣 欲改嫁之。”《南史·焦度传》:“晋熙王 夹轂主 周彦 与 度 俱在 郢州,彦 有左右人与 度 父同名, 彦 常呼其名使役之。 度 积忿,呵责 彦。”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张元 以积忿降 元昊,大为中国之患。”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一:“东汉 昔云季,黄门擅权势。积忿召外兵,痈决身亦溃。”
1.怨愤;嫉恨。
1. 某一不确定或不特指的东西(如一个数量或程度);一部分,多少。
参加若干场比赛累计所得的分数:在足球联赛中,北京队~暂居第二。
1.聚积的雾气。
郁积在心中的愤慨:倾吐胸中的~。
1.粉末;碎屑。常用以喻粉身碎骨。
1. 细粉;粉末;碎屑。如:吾村不齑粉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讥讽怨怒。
1.雨后清新的空气。
1.犹激忿。击﹐用同"激"。
积忿的意思解释、积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