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ínɡ zhānɡ  ]
  • ㄆ一ㄥˊ ㄓㄤ
  • YGU UJJ

评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评论与分辨。

小事则世子及二公随状断决,评章录记,事迄即除。——《北史·西域传》

appraise and distinguish;

引证解释

⒈  评论;品评。

《魏书·李彪传》:“闻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兴言於侍筵之次,启论於众英之中。”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更评章,歪扭揑,徒然玷辱词场。”
《红楼梦》第三八回:“一从 陶令 评章后,千古高风説到今。”
郁达夫 《赠郑奕奏》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自芬芳。”

评章(ping zhang)同音词

  • 1、凭仗[pínɡ zhànɡ ]

    1.依赖,依靠。

  • 2、屏鄣[pínɡ zhānɡ ]

    1.见"屏障"。

  • 3、屏帐[pínɡ zhànɡ ]

    1.室中张设的帷帐。

  • 4、屏障[pínɡ zhànɡ ]

    ①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部队利用这一片天然屏障休整一周。 ②遮挡:燕山、西山屏障北京。

  • 5、屏幛[pínɡ zhànɡ ]

    1.屏风。亦指屏风上的题词。

  • 6、平章[pínɡ zhānɡ ]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评章词语接龙

  • 1、1.具奏章上报。
  • 2、1.根由;依据。
  • 3、1.奏章﹐奏表。 2.标记;象征。 3.犹表彰。
  • 4、1.古代乐舞名。
  • 5、1.见"章蔀"。
  • 6、1.亦作"章部"。 2.我国古历法名词。汉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冬至与月朔同日为章首﹐冬至在年初为蔀首。
  • 7、1.花纹和色采。
  • 8、1.草书的一种。笔画有隶书波磔﹐每字独立﹐不连写。 2.起草奏章。
  • 9、1.显着;广泛流传。
  • 10、各种规章制度:次律令,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 11、1.复姓。
  • 12、1.古代善舞的人。
  • 13、1.指公文。
  • 14、1.衡量;计算。
  • 15、①指安排诗文全篇章节的方法。包括文章的体裁、结构、承接、转折、剪裁等。但无固定格式,在于作者融贯运用。 ②比喻办事的条理、方法:这次要好好表演,别紧张,以免又乱了章法。
  • 16、1.见"章甫缝掖"。
  • 17、1.见"章甫缝掖"。
  • 18、1.绣有日月﹑星辰等图案的古代礼服。每图为一章﹐天子十二章﹐群臣按品级以九﹑七﹑五﹑三章递降。 2.有识别符号的衣服。
  • 19、1.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亦借指官爵。
  • 20、1.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
  • 21、1.亦作"章父"。 2.商代的一种冠。 3.称儒者之冠。 4.指仕宦。
  • 22、1.鲜明的黑白花纹。
  • 23、1.见"章甫"。
  • 24、1.章水和贡水的并称。亦泛指赣江及其流域。

评章的相关查询

评章的意思解释、评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