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án shù  ]
  • ㄏㄢˊ ㄕㄨˋ
  • PAW ISKW

寒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寒凉的激流。

引证解释

⒈  寒凉的激流。

唐 贾岛 《送僧归太白山》诗:“夜禪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唐 徐夤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寒漱緑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寒漱(han shu)同音词

  • 1、寒蔬[hán shū ]

    1.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 2、寒暑[hán shǔ ]

    ①冷和热:~表。 ②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易节丨经历了十五个~才完成这部书稿。

  • 3、函书[hán shū ]

    1.书信。

  • 4、函数[hán shù ]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x、y,对于某一范围内的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和它对应,y就是x的函数。这种关系一般用y=f(x)来表示。

  • 5、寒树[hán shù ]

    1.寒天的树木;冷清凋残的树林。诗文中常以衬托冷落与萧条的环境气氛。

  • 6、寒庶[hán shù ]

    1.贫寒的平民。

  • 7、汉书[hàn shū ]

    书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东汉班固著,部分内容为班固父班彪、妹班昭及马续写成。全书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体例大致沿袭《史记》。记录了西汉一代的主要史事,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寒漱词语接龙

  • 1、1.亦作"漱涤"。 2.洗涤。
  • 2、1.谓漱口盥洗。
  • 3、1.亦作"潄浣"。 2.见"漱澣"。
  • 4、1.亦作"潄澣"。亦作"漱浣"。亦作"潄浣"。 2.洗涤;涤除。
  • 5、1.饮酒。
  • 6、1.亦作"潄口"。 2.含清水或其他液体洗荡口腔。
  • 7、1.亦作"潄流"。 2.谓以流水漱口。形容隐居生活。
  • 8、1.汲墨。
  • 9、1.亦作"漱啮"。 2.见"漱啮"。
  • 10、1.亦作"漱润"。 2.谓修饰润色。
  • 11、1.亦作"潄石"。 2.冲刷岩石。 3.谓闲居;隐居。
  • 12、1.象声词。
  • 13、1.漱口洗脸。
  • 14、1.亦作"漱咽"。 2.谓以舌搅漱酒﹑水等送药咽下。 3.道教养生术。谓搅舌生津,缓缓分口咽下。
  • 15、1.盛漱口水的器皿。
  • 16、1.亦作"潄腴"。 2.汲取精华。
  • 17、1.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语本晋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 18、1.亦作"潄濯"。 2.洗涤。
  • 19、芳亭1.亭名。在北京市朝阳门外,为元道士吴全节所建。
  • 20、玉词词集。南宋李清照作。一卷。明代毛晋刻本收词十七首。另有清代王鹏运刻本,收词五十首。今人王学初有《李清照集校注》三卷,卷一收词,余二卷分别收诗和文。
  • 21、流枕石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 22、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 23、潏波1.汹涌的波浪。
  • 24、潏荡1.水荡涌貌。

寒漱的相关查询

寒漱的意思解释、寒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