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ē tínɡ  ]
  • 一ㄝˋ ㄊ一ㄥˊ
  • RYWY OT

掖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掖廷”。

⒉  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⒊  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秦代名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为掖廷。东汉分为二,设掖庭令、永巷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掖廷”。

⒉  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汉书·杜延年传》:“时 宣帝 养於掖庭,号皇曾孙。”
《后汉书·班固传上》:“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李贤 注引《汉官仪》:“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元载 之败,其女 资敬寺 尼 真一 纳于掖庭。”
清 钱谦益 《继妻姚氏赠宜人制》:“追慕 原陵,永怀 长乐,访问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叹 曾参、王骏 之坠言。”

⒊  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 秦 代名永巷,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为掖廷。 东汉 分为二,设掖庭令、永巷令。

《后汉书·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新唐书·宦者传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宫嬪簿最。”

国语辞典

⒈  宫殿中的旁舍,妃嫔的住所。

《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

⒉  职官名。宫人之官,由宦者任职,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汉书·卷八·宣帝纪》:「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英语翻译

Lateral Courts in the imperial palace (housing concubine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s

掖庭(ye ting)同音词

  • 1、掖廷[yē tínɡ ]

    1.见"掖庭"。

  • 2、野亭[yě tínɡ ]

    1.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 3、野庭[yě tínɡ ]

    1.指殿堂前空旷的庭院。

  • 4、野艇[yě tǐnɡ ]

    1.指野船。

  • 5、叶挺[yè tǐnɡ ]

    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营长。次年在陈炯明叛变时保护宋庆龄安全脱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部英勇作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著名的《囚歌》。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

  • 6、夜庭[yè tínɡ ]

    1.犹夜台。

  • 7、液廷[yè tínɡ ]

    1.即掖庭。液,通"掖";廷,通"庭"。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

掖庭词语接龙

  • 1、1.在朝廷上辩论。庭,通"廷"。
  • 2、1.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 3、1.古代贵族宴饮时监礼之官。 2.法院开庭时主持审判的官员。
  • 4、1.庭阶。 2.庭院。
  • 5、1.亦作"庭皋"。 2.亭皋。水边的平地。庭,通"亭",平。 3.厅事,府署。
  • 6、1.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 7、1.指府署。
  • 8、1.犹门户。喻指某种造诣﹑境界。 2.官署。 3.泛指庭院。 4.犹门庭;门户。
  • 9、1.犹朝会。谒见天子。
  • 10、1.古代相传为高阳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见《左传.文公十八年》。详"八恺"。
  • 11、1.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 12、1.堂前的台阶。 2.庭院。
  • 13、1.庭燎。
  • 14、1.公堂判决。
  • 15、1.庭园中的树木。
  • 16、1.宫庭内。
  • 17、1.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 18、1.庭中陈列。
  • 19、1.在朝廷上当众评议。庭,通"廷"。
  • 20、1.厅堂。
  • 21、1.朝廷。庭,通"廷"。
  • 22、1.犹庭园。
  • 23、1.庭阶。 2.庭院。
  • 24、1.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2.趋庭参拜。

掖庭的相关查询

掖庭的意思解释、掖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