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例治邑屋州闾乡曲者。——《庄子·胠箧》
无乡曲之誉。——司马迁《报任安书》
英out-of -the-way; be far from town;
⒈ 乡野偏僻的地方。
引《庄子·胠箧》:「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⒉ 比喻家乡。
引唐·白居易〈种桃杏〉诗:「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1.梵语。印度古代神话中国王名,即转轮王。也写作"禳佉"﹑"蠰佉"。
1.详细情况。
1.美酒。
1.互相争逐。
1.谓因与丧家互闻姓名而前往吊问。《礼记.杂记下》:"相趋也,出宫而退。"郑玄注:"相趋,谓相闻姓名来会丧事也。"孔颖达疏:"相趋,谓与孝子本不相识,但相闻姓名而来会﹑趋丧也。"一说谓一面之交。孙希旦集解:"相趋,谓尝相聚会而趋就。"趋就,谓对初识之人前趋见礼,互通姓名。
1.相距;相差。
1.对看;互相看见。
1.犹今后,以后。
1.古代的一种礼容。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进。
乡曲的意思解释、乡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