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ái hù  ]
  • ㄔㄞˊ ㄏㄨˋ
  • HXS YNE

柴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柴薪作的门。多借指清贫人家。

引证解释

⒈  用柴薪作的门。多借指清贫人家。

唐 李端 《忆皎然上人》诗:“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唐 白居易 《小台晚坐忆梦得》诗:“月明候柴户,藜杖何时来?”
唐 顾非熊 《题马儒乂石门山居》诗:“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

柴户(chai hu)同音词

  • 1、柴胡[chái hú ]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用。可治寒热、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月经不调和子宫下垂等。

  • 2、柴护[chái hù ]

    1.编木围其四面,使不受破坏。

  • 3、豺虎[chái hǔ ]

    1.豺与虎。泛指猛兽。 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柴户词语接龙

  • 1、1.户籍。因其上列乡贯,故称。
  • 2、1.门户关闭。 2.门扉。
  • 3、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 4、1.元代将人口按种族﹑宗教﹑职业等的区别,分为民户﹑站户﹑军户﹑匠户﹑冶金户﹑打捕户﹑姜户﹑维吾尔户﹑也里可温户等,称"诸色户计",亦省称"户计"。
  • 5、1.本家;同族。 2.犹人家。
  • 6、1.门槛。 2.引申为要害之处。
  • 7、1.汉代掌管宫门的官。
  • 8、1.自外关闭门户用的门栓。
  • 9、1.绝户。无子嗣。
  • 10、1. 每户平均。如:去年全队户均收入五百元。如:这个村子全年户均售猪八头多。
  • 11、1.即户税。
  • 12、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 ②户籍:报~ㄧ迁~。
  • 13、1.汉代主守卫宫门的官。户将的下属。
  • 14、1.见"户橉"。
  • 15、1.亦作"户辚"。 2.门限,门槛。
  • 16、1.宋代官府派民户养马以供军用的制度。庆历间试行于河北路。熙宁五年,王安石实行新法,遂行户马法﹑保马法。
  • 17、1.门户。 2.户计。
  • 18、1.家奴。
  • 19、1.户之品第。
  • 20、1.指照壁。
  • 21、1.门扇。
  • 22、1.户部侍郎的省称。
  • 23、1.门轴。亦谓门户。 2.指门闩。 3.比喻关键。
  • 24、1.按户征收的赋税。汉代除收人口税外,每户每年须出户赋二百钱。汉末曹操平袁绍,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北魏献文帝按民户资产多寡征税,唐宋亦采用之。

柴户的相关查询

柴户的意思解释、柴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