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峻崄”。
⒉ 险峻,高而陡。
⒈ 亦作“峻嶮”。险峻,高而陡。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襄岸夷涂,脩路峻险。”薛综 注:“峻,陡也;险,危也。”汉 班昭 《东征赋》:“既免脱於峻嶮兮,歷 滎阳 而过 卷。”宋 陆游 《入蜀记》:“洞大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黑峻嶮,尤可畏。”明 李东阳 《山行记》:“凡为殿五层,最上有小殿,极峻险。”
1.亦作"钩弦"。 2.调弦。
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1.才德杰出的人。
1.郡和县的并称。郡县之名,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政治之始,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其后郡县遂成常制。
1.险峻。
1.指才德杰出的人。
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尉官等。
1.军中法典。
1.一种包馅的面食。
1.即馂馅。
峻险的意思解释、峻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