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n bǐ  ]
  • 一ㄣˊ ㄅ一ˇ
  • KWYN TEB

吟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写诗的笔;诗人的笔。

引证解释

⒈  写诗的笔;诗人的笔。

宋 梅尧臣 《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春禽时弄吭,清景付吟笔。”
宋 陈与义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尚餘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元 赵善庆 《忆王孙·述忆》曲:“吟笔未成 贾谊 策,鬢毛衰。”

吟笔(yin bi)同音词

  • 1、荫庇[yīn bì ]

    1.遮蔽;庇护。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

  • 2、荫蔽[yīn bì ]

    1.(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 2.庇荫。

  • 3、银笔[yín bǐ ]

    1.笔管饰银的笔。

  • 4、银币[yín bì ]

    1.指白银和其他财物。 2.银制的货币。

  • 5、银篦[yín bì ]

    1.古代妇女的一种银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

  • 6、阴庇[yīn bì ]

    1.覆荫庇护。

  • 7、阴敝[yīn bì ]

    1.谓不受阳光照射。敝﹐通"蔽"。

  • 8、阴愎[yīn bì ]

    1.内向而刚愎。

  • 9、阴閟[yīn bì ]

    1.形容幽深。

  • 10、阴蔽[yīn bì ]

    1.犹隐蔽。

吟笔词语接龙

  • 1、1.笔为书写工具﹐舌为言语器官﹐故常以"笔舌"泛指文章和言论。
  • 2、1.谓以书写为业的人。
  • 3、1.对善书法者的美称。
  • 4、1.笔工。
  • 5、1.古代的一种体内有骨胳的无脊椎动物﹐形体很小﹐生活在平静的海洋中﹐构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的群体。页岩中常有它的化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 6、①写字、画画用笔的风格:~沉稳。 ②诗文的气势:这首七律,~犹如大江出峡,汹涌澎湃。
  • 7、要求把答案写出来的考试方法(区别于‘口试’)。
  • 8、〈书〉用笔记下别人口授的话。
  • 9、1.指章疏奏议。
  • 10、1.文字记述;著作。
  • 11、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如‘文’的笔顺是1)丶,2)亠,3),4)文。
  • 12、1.犹文思。
  • 13、用笔写出算式或算草来计算。
  • 14、1.指书法精髓。
  • 15、1.笔套。
  • 16、①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代替谈话。 ②用书面发表意见代替谈话。 ③笔记 ③(多用于书名):《梦溪~》。
  • 17、(~儿)①笔帽。 ②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
  • 18、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ㄧ我认得出他的~。
  • 19、1.手写的便条。
  • 20、①很直地(立着):卫兵~地站在一旁。 ②(衣服)烫得很平而折叠的痕迹又很直:穿着一身~的西服。
  • 21、1.笔筒。
  • 22、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的筒儿。
  • 23、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2.谓写作。 3.指书面。
  • 24、1.笔囊;携带文具用的袋子。喻文学侍臣或文章渊薮。

吟笔的相关查询

吟笔的意思解释、吟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