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jiānɡ  ]
  • ㄐ一 ㄐ一ㄤ
  • XXA XFGG

畿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王畿和九畿的疆界。

⒉  指国都附近的疆土。

引证解释

⒈  指王畿和九畿的疆界。

《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郑玄 注:“千里曰畿。疆犹界也。”
贾公彦 疏:“王畿内千里,中置王城,面有五百里。其邦国都鄙亦皆有畿界也。”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建邦国,立其社稷,正其畿疆之封。”
郑玄 注:“畿,九畿。”
贾公彦 疏:“谓九畿畿上皆有疆界,封树以为阻固也。”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司徒制其畿疆,职方辨其土地,前千官而会朝,后百族而为市。”

⒉  指国都附近的疆土。

清 陶澂 《当新安吏》诗:“蛾贼 关 西来,纵横入畿疆。”
《花月痕》第四回:“山 右尤畿疆屏蔽,西北膏腴。”

畿疆(ji jiang)同音词

  • 1、记将[jì jiānɡ ]

    1.犹记着。将﹐助词。

  • 2、棘橿[jí jiānɡ ]

    1.棘木锄柄。

  • 3、几将[jǐ jiānɡ ]

    1.近乎;将近。

  • 4、姬姜[jī jiānɡ ]

    1.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 2.称美妇女的宗族。 3.泛指美女。

  • 5、机匠[jī jiànɡ ]

    1.旧时从事丝﹑棉织业的工匠的通称。 2.机器工人的俗称。

  • 6、机降[jī jiànɡ ]

    1.空降种类之一。空降部队及其装备、物资乘载飞机或直升机、滑翔机直接降落于地面。2.把部队或物资空降到一个地区。

  • 7、激将[jī jiānɡ ]

    用刺激性的话或反面的话鼓动人去做(原来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法 ㄧ请将不如~。

  • 8、激奬[jī jiǎnɡ ]

    1.激励劝勉。

  • 9、急桨[jí jiǎnɡ ]

    1.疾速划桨。亦指快行舟。

  • 10、即将[jí jiānɡ ]

    将要;就要:理想~实现 ㄧ展览会~闭幕。

畿疆词语接龙

  • 1、战场:驰骋~。
  • 2、1.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清代称总督﹑巡抚为封疆大吏,省称疆吏或疆臣。
  • 3、1.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 4、1.犹疆界。
  • 5、1.边疆;边境。
  • 6、1.边疆;边境。
  • 7、1.犹疆土,领土。
  • 8、1.度量其境界。
  • 9、1.谓停留不能前进。
  • 10、1.疆域;边界。
  • 11、1.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疆,通"强"。
  • 12、1.精明干练。疆,通"强"。
  • 13、1.强盛坚固;使强盛坚固。疆,通"强"。
  • 14、1.边境上的候人。
  • 15、1.鸟群飞相随貌。
  • 16、1.指郊外。《管子.幼官》:"旗物尚赤,兵尚戟,刑则烧交疆郊。"尹知章注:"其用刑,则于疆郊焚烧而交也。"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一》:"交乃烄之借字。《说文》:'烄,交木然也。'烧烄謰语,烄亦烧也。"一说,疆郊即"僵槁"。"烧交疆郊"读作"烧烄僵槁",指火刑。见赵守正《管子注译》。
  • 17、1.边境;边界。 2.疆界;国土。
  • 18、国家或地域的边界。
  • 19、1.边境;边界。 2.境域;境地。
  • 20、1.土质坚硬容易引起涝害的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孔颖达疏:"贾达以疆为疆?硗埆之地。"杨伯峻注:"疆当作强。强潦谓土性刚硬,受水则潦。"武亿《群经义证四.春秋左氏传.襄公廿五年》:"贾逵以疆为疆?硗埆之地,与潦为水潦之地分解为晰。《月令》'可以美土疆'注:'土疆,强?之地。'是其义也。"一说,疆潦为在边境的水涝地。杜预注:"疆界有流潦者,计数减其租入。"
  • 21、1.边疆上的堡垒。指边防。 2.指由宗派之见结成的营垒。
  • 22、1.疆场邑里。 2.界限,指定的范围。
  • 23、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犹疆域。
  • 24、1.守卫边疆的小吏。 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畿疆的相关查询

畿疆的意思解释、畿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