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ù fènɡ  ]
  • ㄌㄨˋ ㄈㄥˋ
  • PYV WDWG

禄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禄奉”。

⒉  俸给。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禄奉”。俸给。

《后汉书·宣秉传》:“﹝ 宣秉 ﹞所得禄奉,輒以收养亲族。”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禄俸不妻子,謳吟乃吏民。”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序》:“开元 中,余为左金吾,仓曹武官十二三是坊中人,每请禄俸,每加访问,尽为予説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 赵不敏 ﹞有禄俸餘资,嘱其弟 赵院判 分作二分。一以与弟,一命送 盼奴。”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禄俸(lu feng)同音词

  • 1、炉峰[lú fēnɡ ]

    1.见"炉峰"。

  • 2、禄奉[lù fènɡ ]

    1.见"禄俸"。

禄俸词语接龙

  • 1、1.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
  • 2、1.元明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称俸钞。元初官吏均无俸禄,中统三年定百官俸,并另向民户征收。
  • 3、1.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 4、1.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
  • 5、1.俸禄;薪金。
  • 6、1.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
  • 7、1.唐宋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 8、1.积蓄的俸金。
  • 9、1.官吏的薪金。
  • 10、1.作为俸禄支付的绢。
  • 11、1.俸银和养廉银的合称。
  • 12、1.犹俸米。
  • 13、1.唐宋官员除俸禄外,又给食料﹑厨料等(折成钱钞谓之料钱),二者合称"俸料"。
  • 14、1.俸金与禄米。亦泛指俸禄。 2.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廪生的膳食津贴。
  • 15、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 16、1.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 17、1.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
  • 18、1.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
  • 19、1.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参见"俸深"。
  • 20、1.犹俸赐。请,通"?",受赐。
  • 21、1.领取俸禄的凭证。
  • 22、1.官员的俸禄收入。
  • 23、1.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
  • 24、1.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资历较深。

禄俸的相关查询

禄俸的意思解释、禄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