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斐斖”。
⒉ 文彩绚丽貌。
⒈ 亦作“斐斖”。文彩绚丽貌。
引《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彤云斐亹以翼櫺,皦日炯晃於綺疏。”李善 注:“斐亹,文貌。”《北齐书·杜弼传》:“臣少览经书,偏所篤好,虽从役军府,而不捨游息。钻味既久,斐斖如有所见。”唐 韩愈 《答张彻》诗:“紫树雕斐斖,碧流滴瓏玲。”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峩先蘂牓,词章斐亹动文奎。”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悔菴 书法最斐亹,诸子中惟 允诚 得其传。”
1.古大傩时所扮十二驱疫神之一。
〈书〉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烟雨~。
1.形容言辞娓娓动听。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 3.不顾法纪或礼法。
1.谓违法。
1.亦作"非惟"。 2.不只﹔不仅。
1.见"非唯"。
1.肥胖魁梧。
1.水翻腾奔涌貌。 2.形容声音喧腾嘈杂。 3.众盛貌。
1.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
斐亹的意思解释、斐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