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ú lì  ]
  • ㄏㄨˊ ㄌ一ˋ
  • TFKG UU

鹄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如鹄延颈而立,形容盼望等待。

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后汉书·袁绍传》

eagerly look forward to;

引证解释

⒈  像鹄一样引颈而立。形容直立。

《后汉书·袁谭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鵠立。”
唐 崔祐甫 《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仕而遭时,鵠立於朝。”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施还 料道必是主人,乃重整衣冠,鵠立於槛外,良久不见出来。”
沈从文 《会明》:“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同时望到守哨的兵士鹄立在前面,或者是肩上扛了枪来回的走。”

国语辞典

⒈  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著。形容人引领而望。

《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
《晋书·卷七一·孙惠传》:「控马鹄立,计日俟命。」

⒉  依序并立。

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鹄立(hu li)同音词

  • 1、扈隶[hù lì ]

    1.跟随帝王的臣隶。

  • 2、瓠蠡[hù lí ]

    1.用葫芦制成的盛器。

  • 3、互利[hù lì ]

    互相有利:平等~。

  • 4、觳力[hú lì ]

    1.争力﹐以力比胜负。

  • 5、虎吏[hǔ lì ]

    1.凶残如虎之酷吏。

  • 6、护理[hù lǐ ]

    ①配合医生治疗,观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照料病人的饮食起居等:~员ㄧ~病人。 ②保护管理,使不受损害:~林木 ㄧ精心~小麦越冬。

  • 7、胡梨[hú lí ]

    1.亦作"胡离"。 2.蜻蜓的一种。

  • 8、胡离[hú lí ]

    1.见"胡梨"。

  • 9、狐梨[hú lí ]

    1.见"狐棃"。

  • 10、狐狸[hú li ]

    狐的通称。

鹄立词语接龙

  • 1、即“而立之年”,三十岁的代称: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 2、1.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 2.《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
  • 3、(~儿)写下字据:借钱得立个字ㄧ空口无凭,~为据。
  • 4、①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未稳ㄧ~之地。 ②处于某种立场:~基层,面向群众。
  • 5、①在主管机关注册登记;备案:办厂须向主管机关~。 ②设立专案:~侦查。
  • 6、1.上朝时依品秩站立。
  • 7、1.立志报效。
  • 8、1.确立根基;建立根本。 2.传说古乐名。
  • 9、1. 当场逼迫人。如:强人立逼大汉拿出钱财。
  • 10、1.制订法律。
  • 11、便1.立刻;立时。
  • 12、航标的一种,外形像柱子或呈梯形,没有灯光设备。
  • 13、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立表下漏"。 2.立木观测水位。 3.春秋末﹐齐国被晋燕侵伐﹐景公擢司马穰苴为将军﹐宠臣庄贾为监军。穰苴与贾约期会于军门。穰苴至﹐立表下漏而待。贾以骄慢误时﹐穰苴乃斩贾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晋燕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 14、1.见"立部伎"。
  • 15、1.当风挺立的草。
  • 16、①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②特指阶级立场:~坚定。
  • 17、1.指帝王在位。 2.指在朝为官。
  • 18、1.停车。 2.古代一种须站立乘行的车辆。
  • 19、1.定名称;建名号。
  • 20、1.站立成礼。 2.立刻完成。
  • 21、1.确立储君。
  • 22、交立春节气;春季开始:明天~ㄧ立了春,天气就要转暖了。
  • 23、1.犹立等。
  • 24、1.汉字楷书偏旁"刂"的称呼。

鹄立的相关查询

鹄立的意思解释、鹄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