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ì jū yuè zhū  ]
  • ㄖˋ ㄐㄨ ㄩㄝˋ ㄓㄨ
  • JJJJ ND EEE YFT
  • 成语

日居月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

引证解释

⒈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

《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毛 传:“日乎月乎,照临之也。”
后用以指岁月流逝。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晋 陶潜 《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於孩。”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日居月诸,忽然八月初七日,街坊上大吹大擂,迎试官进贡院。”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日居月诸’,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在耳边震响,时间一跳,就跨过了三十年!”

国语辞典

⒈  居、诸,为语气助词。日居月诸指太阳和月亮。语出后人多用为感叹光阴的逝去。晋·陶渊明〈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于孩。」

《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日居月诸,忽然八月初七日,街坊上大吹大擂,迎试官进贡院。」

成语解释

日居月诸

日居月诸词语接龙

  • 1、1.众公卿。 2.诸多年老长者。 3.泛称各位人士。
  • 2、1.传说中的山名。
  • 3、1.父之众姊妹。
  • 4、1.众孤儿。
  • 5、1.春秋时曹刿和刺客专诸的并称。
  • 6、①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 ②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7、1.古代对我国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
  • 8、1.犹诸夏。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
  • 9、怀1.传说中的兽名。
  • 10、1.指同是姬姓的女子。 2.众姬姓之国。 3.众女伎。
  • 11、1.天神名。 2.复姓。春秋时有诸稽郢。见《国语.吴语》。
  • 12、1.指各种增加的祭品。
  • 13、1.各个人家。 2.各个学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学问的各个专家。 3.别的人家。
  • 14、1.鸽的一种。
  • 15、1.传说中的兽名。
  • 16、1.诸贼盗。
  • 17、1.古代天子对异姓诸侯﹑诸侯对异姓大夫﹐皆尊称为"舅"﹐多数就称为"诸舅"。 2.母亲的弟兄们。
  • 18、1.指年老者。《管子.海王》﹕"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使君施令曰﹕吾将籍于诸君吾子﹐则必嚣号。"尹知章注﹕"诸君﹐谓老男老女也。"一说"诸"通"都"﹐都君﹐指在都邑享受免除赋税权利的人。郭沫若等集校﹕"张佩纶曰﹕诸君﹐诸﹑都通。《禹贡》'被孟诸'﹐《史记》作'孟都'﹐是其证……此'诸君'即'都君子有复除者'﹐其人不在正籍。以盐策加价则有复除者亦无不食盐。《注》以为老男老女﹐非是。" 2.敬辞。犹诸位。 3.各个国君。
  • 19、1.唐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 2.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南宋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
  • 20、1.指郎官。 2.年轻子弟。
  • 21、1.同僚。 2.古代少数民族名。分布于岭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
  • 22、1.佛教语。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带来的烦恼。
  • 23、1.指汉代吕后的亲信吕产﹑吕禄等。
  • 24、1.古代官名。太子的侍卫。

日居月诸的相关查询

日居月诸的意思解释、日居月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