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ànɡ pái  ]
  • ㄔㄤˋ ㄆㄞˊ
  • WJJG WHD

倡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倡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倡排”。奏乐和演歌舞杂戏的艺人。一本作“倡俳”。

《汉书·广川王去传》:“后 去 数置酒,令倡俳臝(裸)戏坐中,以为乐。”
颜师古 注:“倡,乐人也;俳,杂戏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

倡俳(chang pai)同音词

  • 1、长拍[chánɡ pāi ]

    1.节奏舒缓的乐曲。

  • 2、长排[chánɡ pái ]

    1.排律之长者。

  • 3、长牌[chánɡ pái ]

    1.明代表明身份的一种腰牌。

  • 4、倡排[chànɡ pái ]

    1.见"倡俳"。

倡俳词语接龙

  • 1、1.俳优的头目。
  • 2、1.俳优倡伎。 2.杂戏乐舞。
  • 3、1.戏谑调笑。
  • 4、1.俳优。亦指俳优之子。
  • 5、1.骈体赋,为六朝时通行的一种赋体,讲究骈偶声律,字句工巧,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如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等。
  • 6、1.古代散乐的一种,又名侏儒导,由舞人边舞边歌。古辞共八曲,前一篇二十二句,今仅存《南齐书.乐志》所录的部分摘句。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散乐》。
  • 7、1.诙谐;戏谑。
  • 8、1.徘徊。
  • 9、1.徘徊。
  • 10、日本诗体之一。一般以三句十七音组成。原为俳谐连歌的第一句(也称发句),19世纪末经正冈子规提倡始成为独立的诗体。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崇尚简洁、含蓄、雅淡,比和歌更为精炼。
  • 11、1.对偶骈俪。
  • 12、1.对偶骈俪。
  • 13、1.指诗文浮薄纤巧。
  • 14、1.戏笑嘲谑的言辞。
  • 15、1.骈体文。 2.即俳谐体。
  • 16、1.即俳谐文。
  • 17、1.杂戏歌舞。
  • 18、1.谑笑嬉戏。
  • 19、1.戏笑。
  • 20、诙谐滑稽:好为俳谐杂说|俳谐体。
  • 21、1.诙谐戏谑。
  • 22、古代演杂耍滑稽戏的艺人:相声的历史,要从古时候的俳优讲起。
  • 23、1.戏笑嘲谑的言辞。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 24、谐体1.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

倡俳的相关查询

倡俳的意思解释、倡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