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é zī  ]
  • ㄐ一ㄝˊ ㄗ
  • DHVI UQWO

絜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谷物清洁。

引证解释

⒈  谓谷物清洁。

《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杨伯峻 注:“絜,同洁。此言为穀则洁清,在器则丰满。”

絜粢(xie zi)同音词

  • 1、写字[xiě zì ]

    1.书写文字,题字。 2.明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 2、鞋子[xié zǐ ]

    1.鞋的通称。

  • 3、些子[xiē zǐ ]

    1.亦作"些仔"。 2.少许,一点儿。

  • 4、楔子[xiē zi ]

    ①一头粗厚一头薄削的木片,插入缝隙中使物固定:这儿还有点松动,楔个楔子进去。 ②元代杂剧中加在最前面或两折之间的片断,作为剧情的开端或衔接。也指长篇小说之前的引子,以引出正文。

  • 5、邪葘[xié zī ]

    1.由邪恶而招致的灾祸。葘,同"灾"。

  • 6、邪子[xié zǐ ]

    1.诈伪邪行的人。

  • 7、蝎子[xiē zi ]

    1.亦称"蝎饼"。 2.饼名。

  • 8、屑子[xiè zǐ ]

    1.插在木器空隙中的木橛。

  • 9、榍子[xiè zǐ ]

    1.一端粗一端锐的小木楔,插进榫缝中使接榫固定。

  • 10、蟹子[xiè zǐ ]

    1.即蟹奴。

絜粢词语接龙

  • 1、1.粗劣的饭食。
  • 2、1.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 3、1.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
  • 4、1.浅红色的清酒。
  • 5、1.祭神用的米。
  • 6、茈草1.即紫草。又名茈?﹑藐。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药用。
  • 7、茈胡1.即柴胡。
  • 8、茈姜1.即紫姜。嫩姜。
  • 9、茈萁1.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 10、茈施1.犹藩蓠。
  • 11、茈虒1.不齐貌。
  • 12、茈鱼1.神话中的鱼名。
  • 13、泚笔1.以笔蘸墨。
  • 14、泚泚1.汗出貌。 2.清澈貌。
  • 15、泚额1.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 16、泚颊1.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 17、泚颡1.泚额。
  • 18、泚颜1.犹汗颜。
  • 19、齐盛1.粢盛。放在祭器内供祭祀的谷物。齐﹐通"粢"。
  • 20、齐明1.整齐而严明。
  • 21、齐斧1.利斧。齐,通"资"。 2.借指象征帝王权力的黄钺。
  • 22、自谴1. 自责;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谴责。如:心灵上的自谴。
  • 23、自戕①自杀: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②自己损害自己的身体:你这样不吃不喝,身体搞成这模样,不是自戕吗?
  • 24、自强1.亦作"自强"。 2.自己努力图强。

絜粢的相关查询

絜粢的意思解释、絜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