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è tú  ]
  • ㄐ一ㄝˋ ㄊㄨˊ
  • AAK WGSP

戒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戒涂”。出发,准备上路。戒备于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戒涂”。

⒉  出发,准备上路。

《晋书·文六王传论》:“遂乃褫龙章於袞职,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涂,终於愤恚,惜哉!”
《周书·文帝纪上》:“自大都督臣 岳 殁后,臣频奉詔还闕,秣马戒途,志不俟旦。”
唐 张文琮 《昭君怨》诗:“戒途飞万里,回首望 三秦。”
明 宋濂 《送和赞善北归》诗序:“盖生逢有道之朝,皇上执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请而夕戒涂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轶事》:“而生亦年至耳顺矣,因束装思归,戒途有日。”

⒊  戒备于途。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时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戒途(jie tu)同音词

  • 1、街途[jiē tú ]

    1.街道。

  • 2、阶途[jiē tú ]

    1.指官阶资历。

  • 3、截途[jié tú ]

    1.当道,拦路。

  • 4、解土[jiě tǔ ]

    1.旧时建造宅舍落成时,祭谢土神。

  • 5、戒涂[jiè tú ]

    1.见"戒途"。

戒途词语接龙

  • 1、1.谓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
  • 2、1. 路途的距离(多用于比喻)。如:革命的途程。
  • 3、1.半路上;旅途中的住宿处。 2.停留;住宿。
  • 4、1.路途,道路。
  • 5、1.见"途径"。
  • 6、1.路途,道路。 2.谓旅行途中。
  • 7、1.途路,道路。
  • 8、1.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 9、1.路上行人。 2.谓成为不相识的人。
  • 10、1.犹涂饰。谓掩盖。
  • 11、1.方法,办法。
  • 12、1.取道水路。
  • 13、1.道途之说。谓无稽之谈。
  • 14、1.路上之车迹。 2.喻行事所遵循的途径或方向。
  • 15、1. 在进行中或行动中(发生、完成或使用)。如: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如:途中加油。
  • 16、1.谓奴隶主镇压奴隶的暴动。
  • 17、1.道途困顿。喻处境困窘。
  • 18、穷日暮犹日暮途穷。
  • 19、是道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 20、遥日暮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 21、图象1.画像;描绘。 2.画成的人物形象;肖像。
  • 22、图像也作“图象”。①画成、摄制、印制或映现的形象:电视机的图像很清晰。 ②物体的形象: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像。
  • 23、图写1.图物写貌,绘画。
  • 24、图形1.画像,图绘形象。 2.图样。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形状。参见"图样"。 3.几何图形的简称。

戒途的相关查询

戒途的意思解释、戒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