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áo yá  ]
  • 一ㄠˊ 一ㄚˊ
  • RET AH

摇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动牙。极言轻易。

⒉  犹摇唇鼓舌。

引证解释

⒈  动牙。极言轻易。

《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吴质,济阴 人” 裴松之 注引《吴质别传》:“质 案剑曰:‘ 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 吴质 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

⒉  犹摇唇鼓舌。

唐 司空图 《释怨》:“将摇牙而搆祸,寧弃跡以怀悲。”

摇牙(yao ya)同音词

  • 1、邀迓[yāo yà ]

    1.邀请;迎请。

  • 2、瑶鸭[yáo yā ]

    1.玉制鸭形熏炉。宋谢翱《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亦用作鸭形熏炉的美称。

  • 3、瑶崖[yáo yá ]

    1.见"瑶岸"。

  • 4、咬牙[yǎo yá ]

    1.紧咬牙根。形容愤怒至极或下定决心。 2.用以形容忍受住痛苦或磨难。 3.谓口齿尖利,不服帖。 4.熟睡中牙齿相磨发声。常由消化不良等疾病所引起。

摇牙词语接龙

  • 1、1.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算筹。 2.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酒筹。 3.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更筹。 4.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博筹。
  • 2、1.见"牙床"。
  • 3、1.见"牙推"。
  • 4、1.见"牙推"。
  • 5、1.釉质。牙齿表面起保护作用的乳白色透明坚硬层。
  • 6、1.饰以象牙的仪仗用刀。
  • 7、1.官道。
  • 8、1.犹牙旗。纛,大旗。 2.指将帅。
  • 9、1.谓榫卯吻合。
  • 10、1.剖象牙为细薄长条编织而成的垫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
  • 11、1.雕刻象牙的技艺。亦指用象牙为原料雕刻成的工艺品。
  • 12、1.卫队。
  • 13、1.伢儿,小孩子。牙,通"伢"。
  • 14、1.洁齿用的粉状物。
  • 15、1.奖给有功将领的符信。
  • 16、竿1.牙旗的旗竿。
  • 17、1.中医病名。又名"烂牙疳"﹑"走马疳"。牙龈溃疡出血。
  • 18、1.一种生活用品。膏状,清凉芳香,多贮金属软管内,供刷牙之用,有洁齿作用。
  • 19、1.牙槽窝中锥形骨组织。 2.指臼齿。
  • 20、1.雄狗。
  • 21、1.附着于牙齿冠部﹑颈部及牙缝等处的污垢。多为食物残渣经唾液作用而成。积久可硬化为牙石。
  • 22、1.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 23、1.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亦指口腔。
  • 24、旧时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经纪人。

摇牙的相关查询

摇牙的意思解释、摇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