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éi xué  ]
  • ㄨㄟˊ ㄒㄩㄝˊ
  • O IPB

为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做学问;治学。

引证解释

⒈  做学问;治学。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国语辞典

⒈  做学问。

《老子·第四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

为学(wei xue)同音词

  • 1、伪学[wěi xué ]

    1.欺人之学;假学问。宋庆元时,韩侂胄与赵汝愚争权,因朱熹等人倾向赵汝愚,韩得势后,谓贪黩放肆乃人之真情,而廉洁好修者都是伪人,遂称道学为伪学,丞相赵汝愚以下五十九人全部罢斥,禁用赞同朱熹道学观点的士人。

  • 2、暐鞾[wěi xuē ]

    1.光彩夺目貌。

  • 3、危削[wēi xuē ]

    1.衰危。

  • 4、微学[wēi xué ]

    1.指衰微的经学。

为学词语接龙

  • 1、1.学术领域。 2.根据中﹑小学分布情况所划分的管理区,目的是便于学生上学和对学校的业务领导。
  • 2、1.学得;学着。
  • 3、1.求学的人。 2.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诣的人。
  • 4、1.谓有学识的僧侣。
  • 5、1.学问高深。 2.学问;学识。
  • 6、①将别人的话传开去:弄嘴学舌|碰上个学舌的,就会生出事非来。 ②模仿人家说话:鹦鹉学舌。
  • 7、1.学校的房舍。 2.犹学校。
  • 8、1.广学博览。 2.指学识修养。
  • 9、①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 ②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也用于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
  • 10、1.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
  • 11、1.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
  • 12、1.教学的时间单位。也称课时。指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五分钟或五十分钟。
  • 13、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陶行知先生学识渊博,道德高尚。
  • 14、使1.即学政。
  • 15、①有学问的人。也泛指读书人:文人学士|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②古代掌编纂撰述的官称,按不同职称冠予头衔:侍读学士|翰林院学士。 ③学位的一种。一般为最初一级的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时由学校授予。中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在本门学科已较好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 16、1.书香门第。
  • 17、1.谓由读书而开始做官。
  • 18、1.供学生交易的市场。
  • 19、1.从某人学习并侍奉之。
  • 20、1.学校的房舍。
  • 21、1.学问操守。
  • 22、1.读书。 2.学习写字。
  • 23、1.私塾。
  • 24、指有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界|学术团体|学术性刊物。

为学的相关查询

为学的意思解释、为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