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zhěn  ]
  • ㄈㄨˊ ㄓㄣˇ
  • WDY SP

伏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

⒉  指卧病在床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伏卧在枕上。

《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 《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明 李贽 《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

⒉  指卧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国语辞典

⒈  伏卧在枕上。后指病卧在床。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红楼梦·第五七回》:「黛玉伏枕喘息了半晌,推紫鹃哭道:『你不用搥。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伏枕(fu zhen)同音词

  • 1、偪真[fù zhēn ]

    1.逼真,极为相似。

  • 2、鈇砧[fǔ zhēn ]

    1.古代刑具。斩人用的鈇和砧板。

  • 3、复诊[fù zhěn ]

    医疗部门指病人经过初诊后再来看病。

  • 4、斧砧[fǔ zhēn ]

    1.见"斧碪"。

  • 5、斧碪[fǔ zhēn ]

    1.亦作"斧砧"。 2.即斧锧。

  • 6、福贞[fú zhēn ]

    1.酒名。

  • 7、符镇[fú zhèn ]

    1.犹符厌。

  • 8、府镇[fǔ zhèn ]

    1.唐代在西域设都护府﹑都督府及四镇(龟兹﹑于阗﹑碎叶﹑疏勒)。泛称府镇。

  • 9、附真[fù zhēn ]

    1.北魏对贵族家厨师的称呼。

  • 10、附枕[fù zhěn ]

    1.谓同枕共眠。

伏枕词语接龙

  • 1、1.古代丧礼,孝子枕卧草上以表哀悼。 2.谓刻苦自励。
  • 2、1.傍近。
  • 3、1.依傍,近连。
  • 4、1.枕席。泛指卧具。
  • 5、1.枕头的两顶。旧时枕头两端顶为方形,多有精工绣花。
  • 6、1.《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干,盾。后因以"枕干"表示复仇志切。 2.指对君父忠心耿耿。
  • 7、1.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杀敌报国,志坚情切。 2.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
  • 8、1.卧于搒床上。指受酷刑。格,古时一种酷刑的刑具。
  • 9、1.犹枕戈。
  • 10、1.《论语·述而》:"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肱,胳膊。后因以"枕肱"﹑"枕曲肱"形容随遇而适,安贫乐道。
  • 11、1.头颅骨的后部分。
  • 12、1.犹言尸骸枕藉。
  • 13、1.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 2.谓珍藏。
  • 14、1.临河。 2.指临银河。
  • 15、1.即枕函花。
  • 16、1.一种能置于枕匣中的小种鸡。
  • 17、1.卧病。
  • 18、1.见"枕藉"。
  • 19、1.枕着铠甲。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 20、1.临江。
  • 21、纵横交错地躺卧在一起:圈中猪相枕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 22、毛巾的一个品种。多以纯棉纱线制成,也有用腈纶线与棉纱线交织的。有纱织枕巾和线织枕巾两类。有提花、印花、提花喷花、提花绣花、割绒印花、割绒提花和织格(反格)枕巾等。织品紧密坚牢,柔软而富有弹性,使用舒适。用以保护枕套整洁,兼有装饰作用。
  • 23、1.谓附近﹑邻近。
  • 24、1.谓卧病。

伏枕的相关查询

伏枕的意思解释、伏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