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ù tīnɡ  ]
  • ㄇㄨˋ ㄊ一ㄥ
  • HHH KR

目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听讼法之一。谓观察受审讯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

⒉  谓看人语态即知其意;见人容态即知其所欲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听讼法之一。谓观察受审讯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

《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郑玄 注:“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
贾公彦 疏:“目为心视,视由心起。理若直实,视盼分明;理若虚陈,视乃眊乱。”

⒉  谓看人语态即知其意;见人容态即知其所欲言。

《列子·仲尼》:“老聃 之弟子有 亢仓子 者,得 聃 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目听不任耳,踵息殆废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梅 亦善候伺,能以目听,以眉语,由是一家俱怜爱之。”

国语辞典

⒈  看人的笑貌容态,就能知道他所想要说的话。

《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⒉  古时听讼之法。

《周礼·官秋·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目听(mu ting)同音词

  • 1、木梃[mù tǐnɡ ]

    1.树干。 2.木棒。

  • 2、幕厅[mù tīnɡ ]

    1.幕客办公之所。

  • 3、幕庭[mù tínɡ ]

    1.营帐前的空地。

  • 4、墓亭[mù tínɡ ]

    1.墓地上的碑亭。

  • 5、墓庭[mù tínɡ ]

    1.墓周院庭。

目听词语接龙

  • 1、1. 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位于 (1)∶球囊内(2)∶椭圆囊内,它们被其上有碳酸钙结晶或结石的胶状物覆盖,与平衡感觉有关。
  • 2、便1.听凭自便。
  • 3、1.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 4、1.听而采纳之。
  • 5、1.语本《周礼.秋官.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后因以"听察"谓探听审察。
  • 6、①听从差遣;执役:进府听差|今日该我听差。 ②仆役的通称。
  • 7、1.听信谗言。
  • 8、1.临朝听政。
  • 9、1.静听;细听。
  • 10、1.隔窗而听。 2.犹听房。
  • 11、1.接受依从。
  • 12、1. 没听对。
  • 13、1.谓听用有德之言。
  • 14、1.听候调派。
  • 15、1.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如:吵闹妨碍我听懂电话接线员的话。2.领会。如:他的听众不易听懂他的意思。
  • 16、1.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
  • 17、1.闹新房旧俗。新婚夜暗中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
  • 18、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 2.官吏赴缺候补。
  • 19、1.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 20、1.听别人讲话。 2.犹听从。 3.听候回话。
  • 21、1.听从使唤。
  • 22、1. 到会场听发言、讲演等。如:昨天去听会的人很多。
  • 23、1.听到。
  • 24、1.听人讲授或讲演。

目听的相关查询

目听的意思解释、目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