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 xiǎnɡ  ]
  • ㄉㄚˋ ㄒ一ㄤˇ
  • DD XTW

大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合祀先王的祭礼。

⒉  遍祭五方天帝。

⒊  谓天子宴饮诸侯来朝者。

⒋  指上级以酒食慰劳下级。

引证解释

⒈  合祀先王的祭礼。

《礼记·礼器》:“大饗其王事与?”
郑玄 注:“谓祫祭先王。”
《荀子·礼论》:“大饗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
杨倞 注:“大饗,祫祭先王也。”

⒉  遍祭五方天帝。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饗帝。”
郑玄 注:“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 《曲礼》曰‘大饗不问卜’,谓此也。”

⒊  谓天子宴饮诸侯来朝者。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饗不入牲。”
郑玄 注:“大饗,饗宾客也。”
《礼记·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
郑玄 注:“大饗,谓饗诸侯来朝者也。”

⒋  指上级以酒食慰劳下级。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於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巡 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啗众,寧惜一妾而坐观士飢?’乃杀以大饗。坐者皆泣, 巡 彊令食之。”

国语辞典

⒈  合祭先王。

《礼记·曲礼下》:「大飨不问卜,不饶富。」

⒉  宴飨宾客。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

大飨(da xiang)同音词

  • 1、打响[dá xiǎnɡ ]

    1.开火。 2.引申指某项行动开始。 3.比喻事情初见成效。

  • 2、达乡[dá xiānɡ ]

    1.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 3、达巷[dá xiànɡ ]

    1.处于重要交通地带的巷子。

  • 4、大祥[dà xiánɡ ]

    1.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郑玄注:"又,复也。"贾公彦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复朞也。"汉魏以来时君行丧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举行大祥祭礼。唐韩愈《顺宗实录五》:"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宋皇室行丧﹐小祥﹑大祥之礼皆举行两次。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群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

  • 5、大享[dà xiǎnɡ ]

    1.合祀先王的祭礼。

  • 6、大项[dà xiànɡ ]

    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谓项的概念。

  • 7、大象[dà xiànɡ ]

    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 2.大道﹐常理。 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4.动物名。即象。

大飨词语接龙

  • 1、1.为报功德而祭祀。飨,通"享"。
  • 2、1.古代祭死者时,向代表死者受祭之尸的祝告之辞。飨,通"享"。
  • 3、1.宴飨宾客,赏赐属下。
  • 4、1.向慕有德者。飨,通"向"。
  • 5、1.祭祀天帝。飨,通"享"。
  • 6、1.飨礼和禘祭的并称。谓春天举行飨礼,以酒食招待孤子和祭宗庙。
  • 7、1.祭奠。设酒食以祭。飨,通"享"。
  • 8、殿1.祭殿。飨,通"享"。
  • 9、1.受福;享福。谓生活得安乐美好。飨,通"享"。
  • 10、1.祭献而祝告。飨,通"享"。
  • 11、1.指受人款待﹑被人尊崇的师傅。
  • 12、1.享国。飨,通"享"。
  • 13、1.谓送礼祝贺。
  • 14、1.宴会。 2.犹会合。飨,通"向"。
  • 15、1.祭献。飨,通"享"。
  • 16、1.谓供奉饮食。
  • 17、1.宴请与馈赠。
  • 18、1.以酒食慰劳;犒劳。
  • 19、1.古代一种隆重的宴饮宾客之礼。
  • 20、1.饮醴酒。《左传.庄公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王乃淳濯飨醴。"韦昭注:"飨﹐饮也。谓王沐浴饮醴酒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回:"闻虢晋二国朝王﹐王为之飨醴命宥﹐又赐玉五瑴﹐马三匹。"一说即飨礼。参阅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 21、1.帝王祭祖庙。飨,通"享"。
  • 22、1.享有国家之年,指统治国家的时间。飨,通"享"。
  • 23、1.宴请之日。 2.祭祀太阳。飨,通"享"。
  • 24、1.古礼。宴饮宾客并举行射箭之礼。

大飨的相关查询

大飨的意思解释、大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