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ǒu yè  ]
  • ㄎㄡˇ 一ㄝˋ
  • KKKK OH

口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⒉  指诗文的创作。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⒊  藉以为生的产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业駡詈人。”
宋 苏轼 《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业,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

⒉  指诗文的创作。 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唐 白居易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宋 苏轼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⒊  藉以为生的产业。

《清史稿·世祖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

国语辞典

⒈  佛教用语。指会造成未来苦乐果报的言语行为。

宋·苏轼〈胜相院经藏记〉:「结习口业,妄言绮语,论说古今、是非、成败。」

⒉  唐宋时称文学的创作为「口业」。

宋·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⒊  赖以维生的产业。

《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给以荒田,永为口业。」

口业(kou ye)同音词

  • 1、叩谒[kòu yè ]

    1.拜见。

  • 2、抠谒[kōu yè ]

    1.抠衣谒见。

口业词语接龙

  • 1、1.谓学佛,做善事。白,白业,佛教谓善业。
  • 2、1.佛教语。业因与果报。谓一切行为都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3、1.谓学习完毕。
  • 4、1.本业,依赖的产业。
  • 5、1.谓罪孽深重。
  • 6、1.佛教谓罪恶的尘世。
  • 7、1.犹生业。 2.次序。
  • 8、1.佛教语。指监视人们善恶作业的天神地祇。又称业道神。
  • 9、1.谓修养德性。
  • 10、1.高大巍峨。
  • 11、1.佛教语。谓善恶之业如风一般能使人飘转而轮回三界。 2.指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
  • 12、1.谓以做衣做鞋等手艺为业。
  • 13、1.谓以不义之财求福。
  • 14、1.谓罪恶之根。 2.詈词。犹孽种。
  • 15、1.谓积恶。
  • 16、1.佛教指恶业或善业所造成的苦乐果报。
  • 17、1.佛教语。谓世间种种恶因如大海﹑故称"业海"。
  • 18、1.佛教语。谓从善。
  • 19、1.指不动产的所有者。
  • 20、1.佛教谓恶业害身如火。亦指地狱焚烧罪人之火。 2.怒火。
  • 21、完成的事业、成就:光辉业绩|不朽业绩。
  • 22、1.谓因恶业而生的疾病。
  • 23、1.已经。
  • 24、1.佛教语。谓诸天与地狱中照摄众生善恶业的镜子。

口业的相关查询

口业的意思解释、口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