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í fú  ]
  • ㄆ一ˊ ㄈㄨˊ
  • JXXN JEB
  • 名词

蚍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一种大蚂蚁。

a species of big ant;

引证解释

⒈  大蚁。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 汉 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卢殷》诗之四:“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明 宋濂 《燕书》之十一:“夫王孙甝虪,兽也;伯赵,禽也;蚍蜉,虫也,皆口不能言,冥顽不灵,其可服而制之者,奠心志寧嗜欲故也。”

⒉  犹言小丑。常用作对敌人的蔑称。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
袁鹰 《深深的怀念》:“那些逆时代车轮而动的小丑,妄想摇撼参天大树的蚍蜉,人们对他们只有憎恨、愤慨和唾弃。”

⒊  轻视。

金 申万全 《和陈舜俞诗》:“酌君安得如川酒,醉眼蚍蜉万户侯。”

⒋  比喻微小的力量。参见“蚍蜉援”。

清 唐孙华 《寄题和州王氏五烈祠》诗:“石印山 头烽火惊,孤城望援蚍蜉絶。”

⒌  紫荆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荆》:“蚍蜉,火蟣。

《尔雅翼》:芘芣,紫荆。春时开花,紫色,自根及干连接甚密,有类蟣窠,故《尔雅》名蚍蜉,俗曰火蟣。”

国语辞典

⒈  动物名。一种大蚁。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色灰,头大,触角很大。有营社会化的集团生活,也有单独生活的。

英语翻译

a type of large ant

德语翻译

fourmi

蚍蜉(pi fu)同音词

  • 1、辟拂[pì fú ]

    1.犹辅拂。指侍御之幸臣。辟﹐通"弼"。

  • 2、皮韛[pí fú ]

    1.即皮排。

  • 3、皮肤[pí fū ]

    身体最外面的部分。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正常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以及代谢和吸收作用。

  • 4、皮服[pí fú ]

    1.皮衣。

  • 5、皮傅[pí fù ]

    凭着一知半解浅薄的认识附会。

  • 6、批复[pī fù ]

    1.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2.上级答复下级请示的事项,是常用的军用文书之一。

  • 7、批覆[pī fù ]

    1.批示答复。

  • 8、披敷[pī fū ]

    1.开放。

  • 9、披拂[pī fú ]

    ①吹拂:春风披拂。 ②飘动:枝叶披拂。

  • 10、披服[pī fú ]

    1.披着衣服。

蚍蜉词语接龙

  • 1、1.如蜉蝣的集结。极言人多。
  • 2、1.见"蜉蝣"。
  • 3、1.亦作"蜉蝤"。 2.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 3.比喻微小的生命。 4.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5.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 4、蝣岛1.岛名。在山东省莱州市。俗称芙蓉岛。
  • 5、蝣羽1.《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朱熹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
  • 6、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 7、偪隘1.狭窄。
  • 8、偪剥1.象声词。
  • 9、偪促1.逼迫催促。
  • 10、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11、偪近1.接近;迫近。
  • 12、偪勒1.犹勒索。
  • 13、偪壤1.谓领土靠近。
  • 14、偪塞1.拥塞;滞塞。
  • 15、偪束1.逼迫约束。
  • 16、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17、偪拶1.压迫。
  • 18、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19、偪窄1.狭隘,不宽敞。
  • 20、偪真1.逼真,极为相似。
  • 21、韛囊1.古代鼓风皮囊。
  • 22、趺跏1.双足交叠而坐。
  • 23、趺架1.放置物件的座架。
  • 24、趺居1.踞坐;趺坐。

蚍蜉的相关查询

蚍蜉的意思解释、蚍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