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放纵自己;逞性妄为。
⒉ 自我显示(才能、力量等)。
引《续资治通鉴·顺帝至正二十五年》:“阁下外假 元 名,内怀自逞,一旦轻我,遂留前使。”
引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我住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完成。”《四游记·洞宾私遣椿精》:“师父为推之气数, 龙祖 必胜,是自逞其先见之明也。”《水浒后传》第六回:“那法官自逞其能,故略略与他取笑而已。”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三》:“粤有 李广 之孙,其名为 禹,昔饮宫中,自逞雄武。”
1.具文呈报。 2.旧时公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平行机关之间。
1.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
1.谓蓄纳。 2.接受,继承。
1.自己称呼自己。 2.自己叫作﹐自己认为。 3.自我称扬。
1.同数相乘。
1.自定限额。 2.自作衡量﹑估计。 3.自加约束。
1.自展其才能。 2.犹自纵。
1.辎重车辆。
1.准则﹔规程。
1.谓与人商议并接受他人意见。
自逞的意思解释、自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