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通则;通例。
引《晋书·刘颂传》:“苟不至於害政,则皆天网之所漏;所犯在甚泰,然后王诛所必加,此举罪浅深之大例者也。”《周书·明帝纪》:“四方州镇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讫,悉权辟凶服,还以素服从事,待大例除。”严复 《原强》:“欲论其合,先考其分,则昭昭若揭日月而行,亘天壤不刊之大例也。”
1.通行的礼仪。 2.具备。 3.通晓礼义。 4.懂得礼节﹑礼貌。
1.通达事理;懂道理。 2.天下通行的道理。 3.通贯的纹路。 4.阐明道理。
1.向上举荐官吏。
1.通例;常例。
1.回礼;还礼。 2.为问礼的人作解答。
1.理睬;与别人讲话或打招呼。
理睬(多用于否定):不答理他。
1.力气大。 2.指大自然的力量。 3.很大的力量。 4.指用很大的力量。
1.大约之数。 2.官修的历法。
1.大恶﹐大祸害。 2.大鬼。
大例的意思解释、大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