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īnɡ shòu  ]
  • 一ㄥ ㄕㄡˋ
  • OWWE EPC

膺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承受。

⒉  犹禀受。

⒊  犹遭受。

引证解释

⒈  承受。

《书·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
孔 传:“惟我一人亦当受其多福。”
《逸周书·克殷》:“武王 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 殷,受天明命。”
《汉书·王莽传上》:“膺受元命,豫知成败。”
《晋书·刘毅传》:“膺受嘉祥。”
《新唐书·崔祐甫传》:“公卿大臣膺受宠禄。”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威,足以膺受付託。”

⒉  犹禀受。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膺受纯性,诞有特表,岐嶷而超等,揔角而逸羣。”
《楚辞·天问》“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宋 朱熹 集注:“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

⒊  犹遭受。

郭沫若 《文化与战争》:“近几年来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也膺受了同样的命运。”
郭沫若 《新文化的使命》:“民族已经膺受着空前的浩劫,而一二文学教员们却要高喊着‘与抗战无关’。”

国语辞典

⒈  身受、当受。

《书经·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
《文选·陈琳·檄吴将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膺受(ying shou)同音词

  • 1、迎手[yínɡ shǒu ]

    1.即迎枕。

  • 2、迎受[yínɡ shòu ]

    1.迎接﹑接受。

  • 3、迎授[yínɡ shòu ]

    1.谓迎接王命。

  • 4、缨绶[yīnɡ shòu ]

    1.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

  • 5、应手[yìnɡ shǒu ]

    1.随手;顺手。多形容技艺高超娴熟或做事得法顺当。

  • 6、硬手[yìnɡ shǒu ]

    1.高手;能手。

  • 7、婴守[yīnɡ shǒu ]

    1.环城固守。

  • 8、营首[yínɡ shǒu ]

    1.星名。即营头。

  • 9、颖首[yǐnɡ shǒu ]

    1.把柱子的顶端砍成尖状。

膺受词语接龙

  • 1、1.接受责备,承担罪责。
  • 2、1.方言。劳动能手。
  • 3、1. 受到奖赏、奖励。如:优胜者受奖。
  • 4、1.得到奖励。
  • 5、1.接受敌人投降。 2.见"受降城"。 3.投降。
  • 6、1.接受教诲。
  • 7、1.指时令交替。
  • 8、1.受训戒。 2.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 9、1.被提拔。
  • 10、1.汉儒重师法,研习经学,师弟相传。从师学经,称受经。
  • 11、1.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 12、1.人或动物的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相结合。受精过程除水生动物在^外进行外,其余都在雌性的体内进行。在体内受精,也叫受胎或受孕。 2.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
  • 13、1.陷入为难的境地。
  • 14、1.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 15、1.遭受贫困。
  • 16、1.接受爵。爵,古代酒器。因亦以受爵指饮酒。 2.接受爵位。
  • 17、1.好看。
  • 18、1.遭受痛苦。
  • 19、1.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渎东径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
  • 20、1.吃亏,受损失。
  • 21、1.受到劳累,消耗精力气力。也常用做客气话。
  • 22、1. 着凉;受凉。
  • 23、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 24、1.接受别人的敬礼。 2.接受别人的礼物。

膺受的相关查询

膺受的意思解释、膺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