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ǐ mí  ]
  • ㄓˇ ㄇ一ˊ
  • RX OP

指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引证解释

⒈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非吾师指迷,实不悟此。”
明 袁庆麟 《<朱子晚年定论>跋》:“是编特为之指迷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弁言一则,尤足为后学指迷。”

国语辞典

⒈  指点迷津。

宋·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诗:「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奴家解不得,望师傅指迷。」

指迷(zhi mi)同音词

  • 1、阤靡[zhì mí ]

    1.形容地势倾斜而又绵延不断的样子。

  • 2、执迷[zhí mí ]

    1.固执不悟。 2.执着;着迷。

  • 3、栉密[zhì mì ]

    1.形容密集排列犹如梳齿。

  • 4、秩米[zhì mǐ ]

    1.犹俸米。

  • 5、致密[zhì mì ]

    细致周密:致密的结构|致密的推理。

  • 6、掷米[zhì mǐ ]

    1.传说仙女麻姑掷米于地﹐皆成珍珠。仙人王方平笑谓:麻姑少年﹐我老了﹐不喜欢再弄这种调皮的玩意。事见晋葛洪《神仙传.麻姑》。

指迷词语接龙

  • 1、1.见"迷暗"。
  • 2、1.迷途。 2.迷茫的河岸。
  • 3、1.亦作"迷闇"。 2.迷惑暗昧。
  • 4、1.迷乱衰败。
  • 5、1.《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言孔子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
  • 6、1.迷惑违背。
  • 7、1.迷乱悖逆。
  • 8、1.迷惑蒙蔽。
  • 9、1.迷惘恐怖。
  • 10、1.军事上指保护物的色彩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敌方辨别不清。
  • 11、1.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 2.犹退隐。 3.指底细。
  • 12、1.迷惑纠缠。
  • 13、1.犹沉迷。
  • 14、1.方言。谓视觉模糊。
  • 15、1.谄媚。 2.犹痴迷。 3.糊涂。
  • 16、1.犹迷津。
  • 17、1.迷惑错乱。
  • 18、1.景物模糊浅淡。
  • 19、1.迷失道路。 2.指迷失佛道。
  • 20、1.见"迷瞪"。
  • 21、1.亦作"迷登"。 2.迷糊。 3.心里迷惑;糊涂。
  • 22、1.常绿小灌木。有香气,佩之可以香衣,燃之可以驱蚊蚋﹑避邪气,茎﹑叶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原产南欧,后传入我国。
  • 23、1.见"迷蝴蝶"。
  • 24、1.犹迷失。

指迷的相关查询

指迷的意思解释、指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