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官府的礼仪。
⒉ 做官者的仪容风度。
引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宋 曾巩 《谢赐<唐六典>表》:“窃典故之绪餘,少裨寡陋;审官仪之委曲,益励疲駑。”宋 岳珂 《愧郯录·鱼袋》:“国初,承 五季 草创,官仪未备。”
引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乍瞻雅范,颇露官仪。二位莫非微服过 宋 者乎?”
1.统贯于某一个基本观念。语本《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杨伯峻注:"贯,贯穿,统贯。"
1.亦作"贯顊"。 2.穿通面颊。
1.见"贯颐"。
1.犹贯越,贯通。
1.盈满外溢。
1.经常,一向如此。
1.超过。
1.流布。
1.戏曲传统服装。剧中古代一般官员的官服。圆领大襟,有水袖,式样与蟒袍同,但不绣花。颜色按人物身分而分紫﹑红﹑蓝﹑黑等色。
1.犹职衔。 2.指小官吏和差役。
官仪的意思解释、官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