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lèi  ]
  • ㄐ一 ㄌㄟˋ
  • CQG EET

鸡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鸡的肋骨。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鸡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鷄肋”。

⒉  鸡的肋骨。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知王欲还也。’”
宋 杨万里 《晓过皂口岭》诗:“半世功名一鸡肋,生平道路九羊肠。”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征舠已集,拜辞偷泪滴,只为鸡肋功名,把北堂杳隔。”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何华珍》:“宦海中风波岂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恋鸡肋何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三:“某些领导对咱看不惯,把咱当成‘鸡肋’!”

⒊  鸡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体。 《晋书·刘伶传》:“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伶 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螳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一本作“鷄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叹十分狼狈,村拳共捱,鷄肋同坏。”

国语辞典

⒈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甚价值,丢了却又觉得可惜的事物。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
宋·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诗:「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鸡肋(ji lei)同音词

  • 1、饥雷[jī léi ]

    1.饥饿时腹鸣有声。饥,通"饥"。

  • 2、饥羸[jī léi ]

    1.饥饿瘦弱。 2.指饥饿瘦弱之民。

  • 3、积垒[jī lěi ]

    1.堆砌。

  • 4、积絫[jī lěi ]

    1.见"积累"。

  • 5、积累[jī lěi ]

    ①(事物)逐渐聚集:~资金 ㄧ~材料 ㄧ~经验。 ②国民收入中用在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 6、疾雷[jí léi ]

    1.急遽发出的雷声。 2.比喻汹涌的波涛声。

  • 7、羁累[jī lèi ]

    1.犹连累。

  • 8、祭酹[jì lèi ]

    1.行祭时以酒洒地。亦泛指祭奠。

  • 9、脊肋[jǐ lèi ]

    1.标明穹隆脊的肋。

  • 10、急泪[jí lèi ]

    1.临时洒落的眼泪。《宋书.刘德愿传》载:宋孝武帝宠姬殷贵妃薨﹐帝数与群臣至殷墓﹐令医术人羊志哭殷氏﹐志亦呜咽。"他日有问志:'卿那得此副急泪?'志时新丧爱姬﹐答曰:'我尔日自哭亡妾耳。'"

鸡肋词语接龙

  • 1、1.许多成对的骨质或部分为软骨的杆状体之一,起着加固大多数脊椎动物驱体侧壁并保护内脏的作用,通常其背部一端与脊柱相接合,而腹部一端有时也以形态学上认为是非骨化部分的肋软骨形式与胸骨连接,对哺乳动物来说都长在或几乎都长在胸部,人身上一般有12对。2.船的骨架中从龙骨到甲板的支持船壳板的横向构件。
  • 2、胸膜。
  • 3、一种体育器材。在两根各高32米的立柱间横穿若干圆形木棍即成肋状竖梯。肋间距10~12厘米。可单人或双人配合在肋木上做悬垂、支撑、攀爬,以及劈腿、拉肩等各种练习。
  • 4、1.犹邋遢。谓容貌服饰不整洁。
  • 5、〈方〉①肋骨。 ②作为食品的带肉的肋骨:~肉。
  • 6、1.腋下。通称胳肢窝。
  • 7、1.腋下;胳肢窝。
  • 8、底下插柴1.元剧习用语。谓自行隐忍或自行稳住。
  • 9、瘣疾1.中医指妇女子宫下垂。
  • 10、瘣木1.有病瘿肿﹐枝叶不荣的树木。
  • 11、瘣隤1.疲病。语本《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毛传﹕"虺隤﹐病也。"
  • 12、累祖1.历代祖先。
  • 13、酹地1.谓以酒洒地而表示祭奠。
  • 14、酹奠1.祭奠。
  • 15、酹祭1.祭奠。
  • 16、酹酒1.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 17、酹觞1.酹酒之杯;亦指酹酒。
  • 18、酹祀1.犹祭祀。
  • 19、酹献1.犹祭奠。
  • 20、酹祝1.祭奠祝告。
  • 21、擂钵1.研物用的乳钵。
  • 22、擂搥1.敲打。
  • 23、擂槌1.研物用的槌子。
  • 24、擂堆1.臃肿。

鸡肋的相关查询

鸡肋的意思解释、鸡肋的拼音怎么读?